广西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险助力生态建设纪实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5-12 10:19 信息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3月下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面对接连的暴雨,武宣县造林大户陈少敏却一点也不心慌:“就算来台风也不怕。”

6年前,陈少敏给自己的72亩桉树办了政策性森林保险。他算了一笔账:每亩林地他个人实际只需支付0.36元保险金,72亩总共只支付25.92元,灾后得到理赔金7000多元。此后,凡是他承租的山林都会习惯性地办理政策性森林保险。

投小钱,防大灾。自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广西的森林保险承保面积始终保持在1亿亩以上,共有79万户次林农参保,较2009年增长了1000多倍,保险金额由2009年的15亿元增至2019年的1073亿元,增长了71倍。

生态建设的“稳定器”

全区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全覆盖

广西是森林资源大省、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区森林面积2.23亿亩,森林覆盖率62.45%,居全国第三。森林面积日益扩大,各类风险也随之增加。无论何种规模的森林,一旦遭遇山火,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对于林业产业而言堪称灭顶。多年来,广西的森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政策不断完善,成功地为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全区政策性森林保险累计承保1.4亿亩,其中公益林7854万亩、商品林6163万亩。森林保险已覆盖全区所有的市、县行政单位。保险赔款为林农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成为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说。

自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以来,广西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政策性保险进一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自治区林业局积极协调自治区财政厅、广西银保监局和承保机构共同制定了《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方案》《政策性森林保险承保理赔业务规程》等文件,组建了森林保险案件勘测专家队伍,规范了保险公司承保展业、查勘定损、理赔管理等业务流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还联合保监部门推动建立了自治区、县两级森林保险纠纷调处委员会,并重点推进了以村级为重点的森林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共建设村级森林保险基层服务点1300多个,协保人员超过1700人。

沿海地区林业自然灾害多发,保险公司赔付率过高,承保不积极。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加强与财政、银保监及保险公司的沟通与协作,对钦州、防城港、北海、玉林4个地区的政策性森林保险项目采取“客户第一、信誉第二、服务至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保模式,均衡各保险公司利益分配,解决了保险机构承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助力脱贫的“助推器”

提升贫困地区抵御风险能力

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注重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扶持力度,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去年以来,我们进一步降低深度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补贴型林业保险费率,持续提高保险金额,对全区20个深度贫困县中央财政补贴型险种费率在年初已降费的基础上再降低10%、保额提高11%。”广西北部湾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主任罗伟强说,中低风险区域商品林费率由0.2%下调到0.18%,保额从1000元提高到1111元,每亩保费是2元;高风险区域商品林费率由0.4%下调到0.36%,保额从1000元提高到1111元,每亩保费是4元;公益林费率由0.2%下调到0.18%,保额从500元提高到556元,每亩保费是2元。

广西还在极度贫困地区开展特色林产品保险创新试点,加快提升扶贫产业及贫困地区抵御风险能力,支持大化、都安、隆林、那坡等4个极度贫困县在现有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一项政策性森林保险产品,对于创新开展险种自治区财政给予50%的保险补贴。

全区林业部门还积极鼓励各承办机构聘请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且有工作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当地林业保险协保、协赔人员,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创造机会。据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协保费用在原有的种植险费用4%的基础上提高到5%。同时,还落实贫困农户购买森林保险免交保费政策,帮助贫困农户降低生产风险。

2019年以来,森林保险为全区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63.06亿元,承保贫困户9.73万户次,承保面积689.47万亩,支付赔款334.16万元,减免贫困户保费283.53万元。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还将引导生态护林员、防火护林员和基层林业干部加入政策性森林保险承保队伍,持续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

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激活全区林业产业发展潜力与活力

目前,广西森林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达到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2%。

“政策性森林保险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激发林业经济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总工程师李巧玉说,各种自然灾害每年都让森林资源受到损害,森林保险能有效分散林业经营风险,为灾后森林恢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既保证了森林资源尽快修复,又减轻了林农损失,调动了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2019年以来,广西科学厘定区域风险差异,实行差异化费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联合自治区财政厅、银保监局、气象局、广西林业设计院等单位和部门,制定全区范围的保额和费率差异化方案,将商品林保额从原来的每亩800元增至1000元,钦州、北海、防城港、梧州、贵港、玉林、崇左划分为高风险区,费率为0.4%;南宁、柳州、桂林、贺州、百色、河池、来宾划分为中低风险区,费率为0.2%,得到林农和林业经营主体的广泛认可。

“为了助推油茶‘双千’计划,提高农户和林业经营主体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自治区林业局联合自治区财政厅、银保监局、4家农险公司开展油茶收入保险调研,研究开展政策性油茶收入保险试点的可行性。”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介绍,目前,全区积极推进政策性油茶收入保险试点,探索开发核桃、坚果价格指数保险等品种,进一步丰富保险品种,不断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体系。

自2018年广西实施油茶“双千”计划以来,油茶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区油茶林面积已突破770万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1%,油茶产业总产值约250亿元。

广西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险助力生态建设纪实

1209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