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至7月29日
本报讯 美国环保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近日宣布,7月29日为2019年“地球生态超载日”。1987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是12月19日,1993年是10月21日,2003年是9月22日,2018年是8月1日,2019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是30年来日期最早的一年。
地球生态超载日又被称为“生态负债日”,指地球截至当天已经用完了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2019年“地球生态超载日”为7月29日,意味着在其后5个月中,人类每天都是在向地球“透支”未来的资源。GFN表示,人类目前能源资源消耗速度相当于地球生态系统正常更新速度的1.74倍,即人类需要1.74个地球才能满足其自然资源需求。
GFN专家将人类生物资源消耗率与地球可再生资源恢复力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变量建立联系,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计算地球生态超载日。据GFN测算,大概从1970年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开始超越地球生态的临界点。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办公室绿色经济项目主任米哈伊尔·巴边科表示,即使个别国家在绿色经济、减少排放和改变消费者行为等方面投入巨资,但遗憾的是,这很难从根本上降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足迹。消费主义仍然是主流的生产与行为方式。如果不改变这种趋势,那么几十年后,全球自然资源将枯竭。例如,俄罗斯森林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45%,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似乎无穷无尽,然而俄罗斯大部分森林资源已被开发,只有20%的森林未被开发。同时,每年由于伐木、火灾、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采等原因,俄罗斯超过16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消失。以此速度发展,40年后俄罗斯原始森林面积将会失去一半,80年后将全部消失。
GFN创始人马特瓦克纳格尔强调,大面积毁林、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将会使全球生态系统透支愈演愈烈。为了推迟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到来,需要各国政府、相关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