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是“爱鸟周”活动蓬勃开展的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痕迹。而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只有人们树立并接受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成功。今年是“爱鸟周”活动在全国开展35周年,在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各级主办部门坚持用生态文化贯穿始终,所以才有今天这个与自然结缘的活动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生态文化是促进“爱鸟周”活动蓬勃开展的动力。
回想起我们这批作家、书法家、画家、艺术家参加“爱鸟周”活动已经近20年了。多年来,我们跟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河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市)的“爱鸟周”活动……给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每个地方的“爱鸟周”活动都是声势浩大、气氛热烈,领导出席讲话、举办颁奖仪式、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讲座、护鸟志愿者行动、观鸟活动……吸引了无数社会公众的参与。
“爱鸟周”活动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随着每年候鸟从南向北迁徙的自然规律,在3-5月在各省(区、市)自行展开,这就有了各省(区、市),甚至一些县(区)每年都要举办“爱鸟周”活动,活动内容全部都是用文化艺术形式宣传鸟类和生态保护。由于文化艺术形式新颖,内容喜闻乐见,老百姓特别喜欢,生态保护意识也就潜移默化地传播了。
因此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爱鸟周”,呵护“爱鸟周”,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与大自然、与生命结缘的节日,我们的国家需要它,我们的民族需要它!
也希望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如既往地办好“爱鸟周”,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国生态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西城区文联原主席、书法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