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谋划,释放“调整”战略涟漪效应 ——“广西调整树种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系列报道之三?成效初显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12-16 00:00 信息来源:
  广西林业生态建设在下一步大棋。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广西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更关系着西南地区生态屏障的安全。
  广西调整树种结构的成果已初步显现: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已完成各种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树种造林140多万亩,占同期完成造林面积的67%以上。
  发展混交林促进森林质量提升
  在海拔386米的白云山顶俯瞰梧州,一道绿色屏障环绕着梧州城,城区周围及西江沿岸尽显青葱绿意。近两年,梧州市编制了环城山体林相改造规划,对城区周边1.5万亩集体林地逐步进行景观改造,补植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等,并在马尾松疏残林、幼龄林中补植阔叶树种,营造复层针阔混交林,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景观功能。
  梧州仅是广西大力营建混交林,提升森林质量的一个例子。
  为优化树种结构,广西把调整重点放在了纯林上。自治区林业厅开展了公益林纯林改造混交林试点示范,通过间伐或直接补植补种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花化彩化树种,将人工公益林纯林改造为多树种、多色彩、复层、异龄的森林,提升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和 肮酃δ堋W?011年至2013年,广西共完成低效公益林改造试点示范2.9万亩、通道两侧森林景观改造提升试点示范7万亩。2013年,全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混交林比例超过30%。
  今年,广西继续加快营建混交林的步伐。
  自治区林业厅明确规定,珠防林、海防林等有国家资金补助的重点生态工程必须全部营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混交林,禁止在水源林区、水源地、陡坡地、自然保护区、高海拔山区营造桉树纯林,确保重点生态工程营造混交林的比例在90%以上。林业厅还编制下发了本年度通道花化彩化美化实施方案,规划在重点交通干线两侧视野可及200米范围内实施花化彩化美化试点示范2万亩,通过在现有纯林、疏残林中补植补种40%以上的花化彩化树种,提升通道两侧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栽种珍贵树种为未来储绿蓄财
  一边是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另一边是市场对珍贵木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主要依赖进口缓解的方式已不可持续。矛盾的日益凸显,促使广西把发展珍贵树种作为调整树种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0年,自治区林业厅出台了《关于加快珍贵树种发展的意见》,并成立了珍贵树种发展领导小组;2011年,自治区编制了《广西珍贵树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珍贵树种片林150万亩,零星种植珍贵树木1亿株以上……
  广西珍贵树种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明确。2011年至2013年,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共安排1750万元,完成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建设4.1万亩,带动全区面上发展珍贵树种30多万亩。今年6月,崇左市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珍贵树种发展示范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地级市。
  力度仍在不断加大。
  今年,自治区林业厅以建设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和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为平台,计划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珠防林、海防林、造林补贴等重点工程项目,完成珍贵树种造林30万亩。全区通过“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派发海南黄花梨、红椎、柚木等20个主打树种的珍贵树木1000万株,打造珍贵树种发展示范县10个、示范林场10个、示范乡100个、示范村屯1000个。
  广植经济林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种树,不仅要收获绿色,还要收获财富,促进农民增收。
  在广西,这样的谋划已形成共识。围绕发展民生林业、推进生态扶贫的目标,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起,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名优经济林。
  发展经济林的蓝图已然绘就,各市、县纷纷在蓝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河池市,核桃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县、乡、村三级分别建设万亩、千亩和百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的良好效果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种植,全市参加核桃生产相关活动的干部群众达1500万人次。河池市还把核桃种植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要求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帮扶一至五户贫困户种植至少1亩核桃。2013年,全市核桃挂果面积达3.6万亩,产量达1200吨,产值4800万元。今年,河池市又营造了80多万亩核桃林,成为全区发展核桃最多的市。梧州市、来宾市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累计营造示范林1万多亩;全州县近年来种植金槐近10万亩,被授予全国“金槐之乡”称号……
  根据地理、气候等因素,各市、县因地制宜寻得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树种,让八桂大地不仅因绿而美,而且因绿而富。
  从2009年起至今年5月底,广西已累计新造高产油茶林90多万亩、优质核桃林150多万亩。全区涌现出藤县、高峰林场大红八角,武鸣、博白桂圆肉,田东、田阳芒果等一批知名经济林品牌。广西共有29个县(市、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经济林之乡”,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近30%,涉及八角、肉桂、油茶等19种经济林。广西肉桂、田阳香芒、东兰板栗等16个产品获得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证。藤县、防城区等9个县(区)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
  

精心谋划,释放“调整”战略涟漪效应 ——“广西调整树种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系列报道之三?成效初显篇

677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