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三五”林业碳汇建设工程规划
林业碳汇建设工程。主要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残林、低效(或布局不合理)林等碳密度较低的林分,通过造林和营林措施,选择并营造固碳能力强、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生态景观效益好的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景观树种,改善森林结构,增加林地碳密度,增加森林碳汇,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并公布备案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要求的碳汇项目储备建设,重点发展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集中开发、提前准备,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碳交易体系。
专栏7:林业碳汇建设工程 |
1、林业碳汇工程建设。规划发展经营类碳汇160万公顷、造林类碳汇40万公顷,优先开发森林经营碳汇、毛竹经营碳汇。 |
2、完善湖南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包括参数体系、数据体系、模型体系、评估体系等。 |
3、推进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重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的CCER林业碳汇交易,完善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拓展林业融资渠道。 |
4、林业碳汇项目管理。在最低20年的计入期内,通过持续的监测来保证林业碳汇林分按照林业碳汇项目设计的要求经营管理森林,保证交易的林业碳汇产品符合可核查、可测量、可报告的真实有效性。 |
5、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政策研究、碳汇计量监测相关领域专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部门协调联络,建立健全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 |
6、搞好培训宣传教育。完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培训机制,推进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民低碳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