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业厅2014年绩效评估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12-22 00:00 信息来源: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绩效评估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林业部门坚持“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并举,大力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富民产业建设,将绩效工作融入林业发展大局,融入绿色湖南建设大局,取得了新业绩。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绩效评估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指标任务。
  一、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今年,省委、省政府把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纳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要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均达100%”。为民办实事项目涵盖全省已区划的国家和省级公益林7491.31万亩,涉及发放补偿资金11.73亿元,惠及林农350多万户,项目实施意义重大。为落实好公益林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省林业厅、省财政厅联合成立公益林保护建设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全省成立工作机构149个,落实管理人员1045人,制定工作方案148个,召开部署会议近200次,构建了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为民办实事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和务实的工作班子。二是全面动员,狠抓督查,强力推进。全省共落实护林人员2.97万人,签订管护合同2.97万份,与林农签订公益林区划与禁伐、限伐管护协议216万份,公益林管护和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均已按年初部署和考核要求落实到位,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发放率都圆满实现了100%的目标。公益林管护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空前提高了林农和林权人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和提升了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责任以及管护措施和管理水平。
  二、两型社会建设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湿地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实现既定目标。
  1、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增长。通过科学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狠抓采伐管理和木材流通管理,依法组织开展木材市场清理整顿和木竹经营加工许可证年审工作,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物植物违法犯罪,为森林资源实现合理增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去年6月启动的“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年底全面完成。这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首次应用了“3S”等高新技术手段,区划资源调查小班592万个,调查了8.6万个系统抽样点,根据本次 “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全省森林覆盖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57%,明显高于上年水平。
  2、湿地保护率实现增长目标。通过开展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以及建立水源保护地等形式,全省新增湿地保护面积126.05万亩,湿地保护率增长了8.24%,全省湿地保护总面积达到1059.98万亩,总保护率达69.30%,超出绩效指标任务2.24个百分点,不仅实现了全省总体目标,且多数市州实现了较快发展,为实现《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提出的到2015年末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70%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全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一是争资金,立政策。今年争取到中央财政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8.08亿元,省财政原则同意安排1.35亿的配套资金。起草了省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意见(代拟稿)》,根据各相关厅局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等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下发。二是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组织开展了国有林场改革大型调研活动,核实基本情况,核查基础数据。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第一批改革试点补助资金下达计划。三是试点示范,摸索经验。指导60个县市区110个国有林场进行试点示范,目前已有80个国有林场完成定编定性,人头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占全省国有林场总数207个的38.6%,其中全额预算的林场有46个,核定事业编制1376名,差额预算的林场有34个,核定事业编制2879名,纳入财政供养的事业编制为4255人。四是积极争取国有林场改革的优惠政策。通过争取,省政府明确将国有林场电网体制改革纳入全省农村电网体制改革范围。省财政同意将国有林场道路建设纳入全省林区道路建设范围。省水利厅同意将国有林场17.8万人纳入饮水安全工程,明年完成改造。此外还衔接省人社厅,落实了国有林场职工提前退休相关政策。
  三、造林绿化与森林经营
  据统计,今年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49亿株,是绩效指标任务的124%。其中,长沙1709万株,株洲820万株,湘潭550万株,衡阳1356万株,邵阳1996万株,岳阳1100万株,常德1100万株,张家界303万株,益阳692.5万株,郴州1340万株,永州1349.2万株,怀化937.6万株,娄底1110.1万株,自治州581万株。
  2014年全省绩效指标任务造林60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3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249万亩;计划森林抚育经营700万亩;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9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实际完成造林61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5.7 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250.6万亩,为指标任务的102.4%;完成森林抚育经营730.7万亩,为指标任务的104.4%;实际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9.3054万亩,为指标任务的103.4%,封山育林21.8860万亩,为指标任务的104.2%。
  四、绿色湖南建设
  一是打造绿色通道。出台了《湖南省“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投入资金20亿元,植树4484万株,累计完成绿化达标里程67629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57%,完成新通车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1016公里,为考核任务的101.6%。完成“水边、城边”绿化34.18万亩。
  二是继续推进“千万”珍贵树种进农家活动,各级各地组织269万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苗1850万株,为绩效任务的185.0%。
  三是建设秀美村庄。出台了《湖南省“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43792个行政村都进行了“秀美村庄”建设规划,30788村开展了创建活动,创建覆盖面达70.3%,建成“秀美村庄”示范村100个。实施“生态家园示范村”项目,在全省扶持20个村庄社区开展绿化提质。
  五、林业千亿产业培育
  全省林业产业工作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4年预计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800亿元,较上年增加420亿元,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一产业产值963亿元,二产业产值1058亿元,三产业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13%、30%。其中油茶、林下经济产值双双突破了200亿元。全省投入油茶造林资金17.76亿元,实际完成新造油茶林54.5万亩,是绩效任务的121%。完成高标准油茶低改抚育100.2万亩,为绩效任务的100.2%。同时,积极开展油茶新造林补植补造27.3万亩。2014年计划毛竹低改抚育100万亩,实际完成毛竹低改抚育106.5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6.5%。
  六、长株潭城市生态绿心保护
  继续实行商品材零采伐限额政策,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523平方公里的长株潭城市生态绿心区内没有下达一立方米的采伐指标计划。积极探索地区分级补偿、分区施策的生态补偿方案,加大长株潭“绿心”地区、湘江两岸等地的生态保护力度。积极主动开展绿心区域森林防火防控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长株潭生态绿心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7‰,低于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0.1‰的水平,远远低于绩效评估1‰的指标要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62‰,低于绩效评估1‰的指标要求。
  七、森林防火
  全省积极应对森林火灾多发期,切实将森林火灾危害降到了最低程度。争取省政府修订和出台了《湖南省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关于加强森林防火群防群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对森林防火的职责,彻底扭转了森林防火“林家铺子”唱独角戏的不利局面。以省武警总队为依托,着手在省、市、县三级组建120支共4000人左右的应急森林消防队伍,这是继武警森林部队入湘后,我省开展的又一正规化、军事化防火队伍建设。在全省所有县市区筹建“12119”森林火灾报警平台,以统一全省森林火警报警电话,方便群众及时准确报告森林火情。截至年底,国家共发布我省卫星热点1379个,核实森林火灾254起,受害森林面积1905公顷,损失成林蓄积33023立方米,火灾受害率0.1‰,火灾发生率4次/10万公顷。火灾次数、受害面积、损失蓄积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8%、33%和37%。很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火灾次数控制在30次以下/10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八、森林资源净增长
  通过实施重点造林工程,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加强各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促进了健康森林的科学发展,单位面积蓄积、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稳步提升。根据本次 “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84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净增长3900万立方米,是绩效指标任务的260%。
  九、湿地保护
  制定了《湖南省“美丽湿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三圈”思路保护湿地。一是稳定大圈。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为1530万亩,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二是扩大中圈。在巩固好已经纳入保护范围的933.6万亩湿地的同时,新申报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处,新建了一批湿地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新增保护湿地面积126.05万亩,湿地保护率增长了8.24%,总保护率达69.30%,圆满完成增长6%的绩效指标任务。三是提质核心圈。对洞庭湖、东江湖等战略性湿地资源,提升保护水平和成效。开展了国家湿地生态补偿试点,争取中央湿地保护资金1.15亿元。在核心地带新建候鸟保护站10个,确保百万候鸟安全过境湖南。新建的10个候鸟保护站通过了各市州林业局组织的验收和我厅的抽查。
  十、良种基地管理与繁育
  今年绩效指标任务要求完成优质油茶种苗生产任务8000万株。全年全省51个定点育苗基地完成油茶育苗9330万株,完成任务的116%,其中芽苗砧嫁接9130万株,杂交子代育苗200万株。为抓好优质种苗生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油茶定点育苗单位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对全省油茶定点采穗圃进行了全面清理,依法注销了11个油茶采穗圃的穗条良种资格,有效提升了我省油茶穗条的品质。三是抓好穗条管理。在对采穗圃穗条全面清理及产量预测预报基础上,优先采用专家推荐的41个油茶品种育苗,为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打下了基础。四是抓好育苗现场指导。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期间,实行了采穗及育苗进度“五日”报送制度,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检查指导,现场解决油茶育苗及田间管理的技术问题。
  

湖南省林业厅2014年绩效评估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681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