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2-27 11:38 【字体:
  一、基本情况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接壤,西、北与本省新宁县毗邻,属两省(区)三县交界之处,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9%。保护区于1982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56年11月建立大庙口林场,1992年9月建立舜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保护区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山脉中段,中山地貌,南起舜皇山,中凸金鸡岭,北至紫云山、高挂山,四山呼应,峰峦叠嶂,侧脉逶迤,山脉呈南北走向,山体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递降。最高舜皇山海拔1882.4米,最低海拔大庙口镇河谷239.6米,相对高差1642.8米。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19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5座,有保存完好的原生和次生阔叶林6000公顷。
  保护区内溪流为湘江水系,是湘江一级支流紫水河重要的水源区,水能蕴藏量1.5万千瓦。区内有大小溪河共46条,流域总长158公里,溪河密度1.1公里/平方公里。北部高挂山,是湘江一级支流紫水河的发源地,南部舜皇山是湘江二级支流杨江和御陛源的发源地。三江汇于白沙,经紫溪注入湘江,对湘江的水源调节和上游农业气候有重要影响。
  舜皇山是中华民族舜文化发祥地之一,史载为舜帝南巡驻跸之地,层峦叠嶂,瀑布纵横,溶岩壮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以“秀水、奇石、物珍、古野”而蜚声湘粤桂,被誉为“人间仙境、生态王国、天然氧吧”。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沛,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7.3℃,降雨量1623mm,空气负离子98000个/cm3,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避暑探险的佳境。
  二、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状况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资源冷杉等珍稀物种。由于舜皇山处 谀涎侨却蛑醒侨却傻奶厥獾乩砦恢茫礁咂露福脖淮怪狈植济飨裕肪扯嘌镒试捶岣唬堑谒募捅ㄊ逼谛矶喽参锏谋苣阉4孀啪嘟?000—2000万年的第三纪、第四纪古老动植物,形成华中华南特色动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植被的典型代表,是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的理想地区。1990年,美国农业部研究署东南亚水果和坚果研究室布鲁斯●伍德等三位博士来舜皇山考察野生植物资源,称赞舜皇山是“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区内金鸡岭、龙王殿和马头山分布有千亩万株华南五针松自然群落,具有重要的科研保护和旅游观赏价值。
  现已查明高等植物有185科802属1640种,野生脊椎动物19目56科119种。其中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植物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银杏、苏铁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华南五针松、蓖子三尖杉、香榧、桫椤、香果树、连香树、水青树等23种。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头角雉、巨蜥、蟒8种,国家二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林麝、穿山甲、黑熊、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锦鸡、猴面鹰、猫头鹰、松雀鹰等28种。发现有蕨类植物共45科121属472种(包括28个变种,5个变形)。
  已查明有蝴蝶资源11科132属259种,占全国已知蝶类种数的20%,其中“湘南荫眼蝶、舜皇环蛱蝶、东安燕灰蝶、娥皇翠蛱蝶和周氏何华灰蝶”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世界昆虫学一项空白;2002年8月至9月,美国Kansas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华籍陈国君先生和Kansas大学生态系博士Oliver Komar、Brett W●Benz及加拿大皇家博物馆馆长助理Burton Lim来舜皇山考察鸟类资源,初步发现有鸟类7目14科57种,部分哺乳动物4目7科22种,赞叹舜皇山鸟类资源的丰富在中国南部同类型地带实为罕见。
  舜皇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极大关注,长期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实习和科研场所。1986年,湖南师范大学李丙贵教授发现了山茶科的六个新品种,并第一次以“东安”地名命名为东安红(花)山茶(Camellia tanganica),包括大、小红花山茶,大、小白花山茶,嫩枝被毛红山茶,嫩枝无毛红山茶。
  三、建设和管理现状
  保护区建立以来,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制为保障,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肪潮;ず土忠稻媒ㄉ枞〉昧顺ぷ惴⒄埂?BR>
  ⑴、积极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一是狠抓了造林绿化工程和封山育林管理。保护区建立后,对天然林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封育管理,保证森林资源增量提质,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三增长,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了分级保护和管理。2001年5月,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区位,区划公益林16.6万亩,其中16.3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进入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范围。
  三是大办商品林基地,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林种和树种结构调整,以发展杉木、银杏、毛竹等为重点,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已建立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4000亩,银杏示范基地1500亩,毛竹低改基地5000亩。
  ⑵、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加快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1993年以来,投资600多万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了杨江源景区,开辟了女英溪和娥皇溪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开通了景区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硬化了入园公路,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100多万元。2003年4月,邀请湘桂两省和新闻媒体共40多家100多人,在舜皇山成功举办“人间仙境舜皇山2003生态之旅推介会”,提高了舜皇山在省内外,特别是在桂、粤、港、澳的知名度。
  二是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业。1992年至2005年投资1560万元,兴建了舜皇山、金鸡岭、舜皇源和紫云山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20千瓦,年发电量2000万度,年收入350万元。引进外资1100万元兴建了御陛源、塘家、潮水和马头山水电站,四个电站总装机容量3300千瓦,对保护区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大抓林产品加工利用,促进林产工业发展。为促进加工增值,提高林产品附加值,以竹木加工厂为主的林工企业先后加工生产了竹制工艺品、竹凉席、竹筷等十多种新产品。2002年引进浙江投资商投资210万元,筹建了舜峰竹筷工艺加工厂,目前,该厂系列产品已达32个,安排就业人员130人,拥有“舜峰牌”商标专利,产品畅销国内中西部地区八个省区,远销东南亚的老挝、越南、缅甸等国,被誉为“西部筷子大王”。
  ⑶、稳定护林队伍,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修建了38个护林哨所,安排了60名护林员巡视保护森林,制止乱砍乱伐、乱捕乱猎行为。营造生态林9200亩,新建林区公路15公里,年均维修防火线40.3公里和防火林道250公里。建区二十三年来实现了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管理,多次荣获湘桂两省(区)护林联防先进单位。
  ⑷、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增加科技含量。
  积极与高等院校联合,进行林业科学研究,以科技兴林,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一是1991年至1997年,在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的指导下,投资200多万元,创建了永州市西岭银杏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优质银杏采穗圃,采穗圃搜集了省内外37个优良银杏品种;二是先后多次与湘潭师范学院、中南林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师生和国内外专家深入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基本查清了区内蕨类植物、资源冷杉、古树古木和鸟类、蝴蝶等动植物资源。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 img src=""/>

东安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67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