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神话到一年三降,这个树种到底怎么了?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5-25 15:31 信息来源:


    (苗木通)“我种的银杏怎么卖不出去?”

“银杏树明明经济及景观效果都很好为何现在价格这么低?”

“银杏价格还会迎来春天吗?需要多久呢?还具有发展前景吗?”

最近在后台收到了许多关于银杏的留言、提问。银杏从几年前火遍全国各地,价格一路飙升,到现在销量虽还尚可,但价格却一年三降让人看不到降价的尽头。银杏价格前后落差如此之大,自然会让种植者为种植前景担忧。今天,我们就对银杏进行一次具体分析,很多类似树种也可参照这种分析模式。

成为价格神话的原因

相信每个种植者在提到银杏时,都会称赞几分。同时相信就算是银杏价格低谷的现在,大部分人仍会将其划入高端苗木的范围,至于原因,只在于银杏各方面条件都太好了!

作为绿化树,首先,国家保护植物、中国特有、植物界的“活化石”,这一个个标签可都价值不菲。同时笔直的树干,锥形的树形,形状独特的叶片都让银杏树具有很强的辨识性。就算是对植物没有一点了解的人,在见过银杏树叶后也能一眼认出银杏树。这也就代表了银杏树的景观效果无可替代——其独特的叶型,秋季金黄的叶色是其它树种难以比拟的。

在兼具了文化底蕴及景观价值后,银杏还具有接地气的经济价值:叶片、白果均可入药,白果可提取出具有“液体黄金”的银杏油,叶片也能提取用作许多药物的原料。

总的来说,银杏是一个珍贵、景观价值高、经济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识别度高的乡土、彩叶树种。看着这一连串的形容词就可预见其价值之高,成为价格神话也在情理之中。

价格持续低迷的原因

总的来说,银杏树价格低迷的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占比较多:

跟风种植、大规模扩建让银杏泛滥成灾。银杏种植面积在这几年到底扩种了多少,这么说吧,在十年前,银杏还被认作为濒危植物,十年后的今天,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银杏打卡地,许多校园小区也都可以见到银杏的身影。银杏之乡也变得越来越多。就算银杏的走量比起其它树种确实大,也比不上扩建的种植的速度。一旦出现余量,鉴于苗木市场本身就缺乏价格约束,降价自然厉害。

产地竞争激烈,供求分布不平衡。现在银杏的主产地为山东、江苏一带,目前市场上80-90%的银杏皆产出于这两地。当然也有其它地区的种植者开始种植,但银杏前期种植成本高,种植技术又比不上山东、江苏这些已经形成产业链的地区,在两地价格战的压迫下,利润低销量少,自然也就只剩下一些散户,难以实现大规模种植。目前华东、华北地区的银杏过剩,只能往华中华南地区销售。此时便产生了运输问题,遥远的路程中,苗木难免会受到损伤,再加上银杏“活三年,不算活;死三年,不算死”的特性拉长了确认存活率的周期,华中华南地区的工程方为了方便验收,在是否选用银杏时也会更加慎重。

深加工困难,经济效益开始下降。以前银杏果可以卖到30-50元/斤的价格,而现在10元/斤已经算是高价了,再加上越来越高的人工费,许多之前种植银杏果的都已经放弃这项收入,许多银杏之乡都出现白果落地无人拾的局面。究其原因,并不是银杏的药用价值不高了:白果加工物在市场上的用途仍然广泛。而是深加工企业不足,难以消耗现有产量。

银杏产业的未来

真金不怕火炼,银杏作为一个优秀树种,其本身的高价值没有人质疑——它具备高价苗木的特征拥有高价苗木的实力。

银杏种植者要想破局渡过寒冬,首先需要的便是淘汰一批人,一批盲目种植而未从种植中思考成长的人。一方面这样可以解决供求关系,减少苗木现存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种植者多加思考,进行创新,例如可以培养成活率更高的品种,针对银杏荫蔽性不足的问题想办法增大银杏的冠幅,或者另辟蹊径培养银杏盆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需要提高服务,山东、江苏两大产地已经形成,再想让分配平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要想提高成活率,还必须针对苗木长途运输增加特殊服务。例如对工程方后期的养护进行指导,若条件允许,可以与对方就养护期签订协议,打消对方对成活率的顾虑;另外还可以在运输包装上下功夫,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

最后,还需要更好的宣传,银杏价格的低迷只是基于存量的迅速扩大及恶劣的竞争导致人们对银杏价值的认知出现了短暂性的偏差。同时也应该加大对银杏深加工产业的投入,完善产业链,挖掘出更多的银杏价值。

虽说银杏现下价格下滑严重,但不可否认比起许多树种,银杏的走量仍然算大的。同时银杏树的高价值不会改变,价值决定价格。银杏价格必然将会回归正道,但种植者若是不作出改变,只是一味等待,银杏或将跟许多乡土树种一样,淡出人们视野,许多年后才被拭去灰尘,在园林绿化中再次发光发热。

< img src=""/>

从价格神话到一年三降,这个树种到底怎么了?

1217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