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产业,为惠民群众带来“金饭碗”和“绿氧吧”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5-06 14:28 信息来源:


    近日,走进惠民县皂户李镇万亩生态林场苗木基地,这里一眼望不到边,栽植了白蜡、国槐等20几个苗木品种。走在该镇的苗木市场,骑着机动三轮拉着树的苗农与苗木经纪人在商谈价格,一辆辆小三轮卸下树木,堆积成一垛,再装上大货车驶向远方。

进入3月份,位于惠民县皂户李镇的黄河三角洲惠民苗木大市场,苗木交易日益升温,全国各地前来订购苗木的客户和车辆络绎不绝。“这两天平均每天走货量在100车左右,交易额约500多万元。”惠民县皂户李镇苗木协会会长李灵龙说,“顶峰期每天走货量超过300车,日交易额达1500万元以上。”

惠民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冲击平原、南北气候交接地带,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县里的苗木产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皂户李镇前找李村党支部书记席在霞是老苗农,她对这几年县里苗木产业的发展历程感触很深。如今,席在霞一家不仅在村里种苗木,还在邻镇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有高规格红叶白蜡树、金叶白蜡树、金枝白蜡树等7个品种,一亩地年收入6000元不成问题。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像席在霞一样转变种植方式的苗农越来越多。目前,皂户李镇各类苗木种植面积突破7.5万亩,拥有苗木绿化公司、合作社600余家,还有专业嫁接队、专业挖树队近6000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苗木产业人员2万余人,每年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90亿元,打造起 “买全国、卖全国”的苗木中转站、集散地。

惠民县林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洪民告诉我们,2019年县委工作会议,更是明确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提出打造“古韵慢城”的绿色品牌。通过大力实施“拆墙透绿,破硬造绿,规划建绿”,城市绿化总量迅速扩大。制定《惠民县绿地系统规划》等方案,先后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0多亿元,规划建设了“一湖、两河,五带、十园”的景观格局。区绿化覆盖率41.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3%。生活在惠民城乡的群众,人人畅享“绿色”森呼吸。

与此同时,围绕《惠民县绿道规划》,实施了东关大街绿化提升工程和文安路东延道路绿化工程,新栽植冬青绿篱、实施节点绿化,更换不成型的白蜡,塑造了“一路一景”特色绿化景观效果。

< img src=""/>

苗木产业,为惠民群众带来“金饭碗”和“绿氧吧”

1202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