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菠萝价格起伏有原因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4-09 00:00 信息来源:
  
  催大“黑心果” 早熟“钻空子”
  海南菠萝去年的价格反差,没有影响今年的整体运销。近日,笔者从海南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菠萝出岛情况整体不错,价格尚能令人满意。
  据了解,2002年春节前后,海南菠萝普遍在每公斤1.50元左右,有些地区甚至卖到了2.40元一公斤,突破了海南菠萝的历史最高销价。外地客商依约购得菠萝后,就地转手,每车即可赚得上万元。可是元宵节过后,价格一路下滑,直降到每公斤0.60元至0.65元。而菠萝的生产成本每公斤在0.70元左右,果农们甚至连本钱都无法挣回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海南省菠萝协会秘书长伍书钦说,近几年来,由于忽视了品质,一味地加大催大剂的使用,在内地市场销售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黑心果”现象,反过来严重影响了海南菠萝品牌,影响了效益,从而导致菠萝行情一直不佳。
  去年不少农民都减少了种植面积,使早熟菠萝“钻”了个空子,卖上了好价钱。可是后来随着菠萝大量上市,致使价格又开始走下坡路。而今年通过政府部门协调,广大种植户加强了管理力度,才得以丰产、丰收。
  重塑品牌仍需努力
  据了解,每年春节后至2月底是海南菠萝上市的高峰期,这时大量菠萝涌上市场,常常供大于求,导致果贱伤农。
  专家认为,菠萝上市的时间是在几个阶段,其中包括:春节前30%上市,春节后至2月底40%上市,2月底至清明节30%上市。这就要求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之间能够互通信息、交流做法,使菠萝催花时间能够按市场规律做到协调统一,有效地避免市场风险。专家也建议,种植户尤其是大户,应该有意识地在生产环节上安排好催花时间,科学地安排菠萝上市时间。
  有种植大户提出,因为没有建立菠萝生产标准化,海南各地的菠萝种植户各自为战,选地、用药、引进品种、生产规程、包装运销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也使海南菠萝品质出现各种差异,并对海南品牌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万宁市正在为菠萝生产标准化的建立作初步的试验工作。
  伍秘书长认为,海南菠萝加工业滞后也是影响其销量的一个因素。
  只有单个重量在1.8市斤以上的菠萝才属于商品果,值得运往岛外销售,而在此重量以下的菠萝,则属等外品,主要在岛内销售,价格也低于商品果。近年来,由于上市量大,岛内市场一时难以消化,所以造成部分等外果销售困难。目前,在海南菠萝的主产区之一的琼海,却只有一家加工厂,加工能力相当有限,这就导致了很多无法外销的菠萝无处可卖。
  优良品种前景乐观
  据了解,菠萝是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经济水果,颇适合鲜食,并且可以加工制罐、糖渍蜜饯和盐渍。菠萝含有丰富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C与正和钠、镁、钙等矿物质,既是盛夏消暑、解渴的珍品,也是良好的减肥、健康水果。海南菠萝一直很受内地市场的欢迎,是海南的拳头农产品。尤其是价值高的品种,其发展前景更为乐观。
  但是,海南的菠萝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海南再生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何先生不无担忧地说,海南菠萝由于品系复杂,优劣不齐,芽变的发生率极高,有逐渐退化之现象,加上有些种植农民盲目采用激素来催黄、催大,极易加速品种老化。因此,淘汰不良品种,保持品种纯正,提高产量及质量,才能使海南菠萝王国之美称保持不变。据何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菠萝新品种主要是台农16号和台农4号。台农16号纤维少,肉质细嫩,甜度高,风味独特,尤其适合春果(3月至6月)生产,是一种高品质鲜食菠萝;台农4号则风味别具及特耐贮运之优点,加以甜度高,外观亮丽,产量极高,最适合在国内推广。
< img src=""/>

海南菠萝价格起伏有原因

672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