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让陕西苹果冲出壁垒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6-20 00:00
信息来源:
陕西苹果实现了对加拿大、荷兰、英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创汇额占到全省加工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50%。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把苹果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广大果农积极调整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苹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陕西具有发展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今年年初,又将陕西洛川县确定为全国苹果优势区域产业化建设示范试点县后,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陕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陕西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优果工程,一些关系果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陕西是新果区,果农素质较低,苹果生产水平低、效益低的实际,提出并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果品产量、质量同步提高。2002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554万亩,产量39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20%,居全国第二位,约占世界产量的7%。
同时,根据国内市场准入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紧盯市场,建设绿色果品基地7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为陕西果品进入市场拿到了“绿色通行证”。果业企业强化国际营销,果品出口渠道不断拓宽,陕西苹果首次实现了出口加拿大、荷兰、英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北美市场,仅果汁一项出口就高达12.84万吨,创汇629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2%和31.2%,创汇额占到全省加工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50%。
此外,果区各县加强了环境综合治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国内外工商企业进入陕西投资兴业,吸引外资11.5亿元,新增苹果浓缩汁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使全省总量达到30万吨,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有数的苹果浓缩汁加工基地。
苹果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果农带来更多的实惠,2002年全省苹果总收入达到115亿元,果区700万果农人均收入近千元。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今年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果品生产,特别是陕西全省上下以质量安全为突破口,果品生产形势良好,外贸出口势头强劲。今年1--4月份,全省鲜果、果汁出口势头强劲,鲜果出口7790吨,创汇243万美元,同比增长6.9%,果汁出口55729吨,创汇3135万美元,同比增长66.8%。预计全年鲜果出口达到5万吨,果汁出口达到15万吨,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
短评
让优势产业更具冲击力
一年前,由于苹果质量不符合出口标准,陕西省一家出口企业痛失300吨“粉红女士”苹果的国际订单。在国际市场以质优味美著称的陕西苹果,该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他们痛定思痛,严格按国际标准生产,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为陕西苹果拿到了“绿色通行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宽。
久负盛名的烟台苹果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保持长盛不衰?也是摆在烟台人面前的一个课题。烟台人一直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他们以提高苹果品质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为基础,让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创新中发展,让产品的金字招牌子熠熠生辉。
这两个苹果基地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畏惧不退缩,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根据国内市场准入条件和国际市场标准进行生产,才能把自己的优势产品真正转化为优势产业。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把苹果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广大果农积极调整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苹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陕西具有发展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今年年初,又将陕西洛川县确定为全国苹果优势区域产业化建设示范试点县后,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陕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陕西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优果工程,一些关系果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陕西是新果区,果农素质较低,苹果生产水平低、效益低的实际,提出并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果品产量、质量同步提高。2002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554万亩,产量39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20%,居全国第二位,约占世界产量的7%。
同时,根据国内市场准入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紧盯市场,建设绿色果品基地7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为陕西果品进入市场拿到了“绿色通行证”。果业企业强化国际营销,果品出口渠道不断拓宽,陕西苹果首次实现了出口加拿大、荷兰、英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北美市场,仅果汁一项出口就高达12.84万吨,创汇629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2%和31.2%,创汇额占到全省加工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50%。
此外,果区各县加强了环境综合治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国内外工商企业进入陕西投资兴业,吸引外资11.5亿元,新增苹果浓缩汁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使全省总量达到30万吨,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有数的苹果浓缩汁加工基地。
苹果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果农带来更多的实惠,2002年全省苹果总收入达到115亿元,果区700万果农人均收入近千元。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今年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果品生产,特别是陕西全省上下以质量安全为突破口,果品生产形势良好,外贸出口势头强劲。今年1--4月份,全省鲜果、果汁出口势头强劲,鲜果出口7790吨,创汇243万美元,同比增长6.9%,果汁出口55729吨,创汇3135万美元,同比增长66.8%。预计全年鲜果出口达到5万吨,果汁出口达到15万吨,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
短评
让优势产业更具冲击力
一年前,由于苹果质量不符合出口标准,陕西省一家出口企业痛失300吨“粉红女士”苹果的国际订单。在国际市场以质优味美著称的陕西苹果,该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他们痛定思痛,严格按国际标准生产,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为陕西苹果拿到了“绿色通行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宽。
久负盛名的烟台苹果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保持长盛不衰?也是摆在烟台人面前的一个课题。烟台人一直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他们以提高苹果品质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为基础,让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创新中发展,让产品的金字招牌子熠熠生辉。
这两个苹果基地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畏惧不退缩,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根据国内市场准入条件和国际市场标准进行生产,才能把自己的优势产品真正转化为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