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果蔬零关税 引领中国和东盟步入新格局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14 00:00 信息来源:
  10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实施两国间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的零关税。这是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中国和东盟为加速取消关税,以实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而在操作平台迈出的第一步。
  中泰蔬菜和水果贸易共涉及188个税目产品,其中蔬菜产品108个;水果产品80个。今后几年,中国和东盟将逐步削减600项农产品的关税,直至关税减为零。此后,零关税的范围还将覆盖中国和东盟之间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
  这意味着,以中泰果蔬零关税为起点,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将不断深化,从易到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优势互补,紧密合作,步入多赢新格局。
  尽管受到非典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强劲动力。实施零关税后,东盟国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例如泰国热带水果,将可以分享庞大的中国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作为互补,中国的农产品也将以低成本进入东盟市场。
  虽然实行零关税使中国和东盟某些产品在短期内局部受到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和东盟都将是零关税的“赢者”。
  近年来在越南、菲律宾参与多个农业国际合作项目的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毛昌祥博士认为,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提高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实行零关税后,更加密切的双边科技合作和经贸交流,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的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印证了这一点。中国销往越南的手扶拖拉机近年来每年约两万辆左右,面对东南亚市场对这一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越南企业最近开始寻求与中国厂商洽谈合资建厂事宜,这将使中越双方在这一领域分享更大的“蛋糕”。实行零关税后,产业投资、技术投资等形式,使双方的合作层次更高,受益更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员陈道远说:“零关税使产品流通成本降低,促进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中国正在构建一系列面向东盟的现代交通网络,这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至关重要,将为中国和东盟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行零关税,使中国和东盟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形成合力,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
  近年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约在50亿美元左右(不包括农机及农业化工产品),虽然只占双边贸易额的一成左右,但农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试验田”,随着中泰果蔬零关税以及即将随之而来的“早期计划”的实施,中国和东盟构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将从农业开始,在其它领域全面“开花”,结出“硕果”。
  
< img src=""/>

中泰果蔬零关税 引领中国和东盟步入新格局

67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