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苹果面临销售困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24 00:00 信息来源:
  黎巴嫩今年苹果迎来丰收,全国苹果产量预计将达到750万箱(每箱22公斤)。
  
  过去两年中,黎巴嫩苹果由于受到天气影响,大幅度减产,平均产量只有170万箱。但是,由于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270黎镑,果农的收入实际并未减少。今年,由于丰收,苹果过剩,收购商每公斤仅出价340黎镑。农民只好将苹果冷藏,等待合适时机出售。由于贮藏增加了成本,因此,虽然今年苹果大丰收,黎果农却面临销售困境。
  
  据悉,黎今年苹果销售情况不佳,主要是由于国外出口市场情况变化引起的。今年,黎巴嫩苹果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因受到该地区一系列政治因素影响而急剧下降。
  
  往年,利比亚、埃及和伊拉克都是黎巴嫩苹果的主要出口市场。今年,由于种种原因,黎在上述市场份额损失严重。据悉,利比亚每年从黎进口15000吨苹果,但是,由于今年黎就什叶派牧师失踪事对利比亚的指责,利比亚停止了对黎苹果的进口。埃及每年从黎进口约10000吨苹果,但是,由于埃币近年大幅贬值,今年埃及市场能进口7000吨黎苹果就属不易。美伊战争则造成黎对伊拉克市场苹果出口的中断。同时,欧洲市场情况也不乐观。黎巴嫩虽然是欧地联盟成员,对欧洲出口农产品享有优惠,但是,由于其本身质量问题和农民对欧盟规则的陌生,造成了其对欧盟的出口比例很小。在硕果仅存的阿拉伯市场中,黎还面临着来自土耳其、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这些国家对农产品均有补贴措施)的激烈竞争。总而言之,国际市场情况十分严峻。
  
  同时,国内市场也并非高枕无忧。尽管黎巴嫩国土狭小,人口不多,需求量不大,外国苹果仍然虎视眈眈,觊觎黎市场。理论上,黎苹果产量完全可以自给并且过剩,但实际上黎每年仍然从国外进口约1000吨苹果。以2002年为例,黎从叙利亚、南非、美国和智利分别进口了437、205、168和131吨苹果。同时,在黎叙边界,还存在着猖獗的走私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黎巴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国内市场宣传促销角度,总统拉胡德鼓励果农在黎苹果日(10月12日)到街道上展示促销苹果。10月12日,拉胡德出现在街头,亲自品尝和促销黎巴嫩苹果,为黎巴嫩果农打气。政府已拨款50亿黎镑用于补偿果农损失(但据有关人员估计,要解决目前苹果问题,至少还需要100亿黎镑)。议会则成立了由议会财政预算委员会,农业旅游委员会和国民经济规划委员会组成的联委会,并已召开会议,正在起草一个支持农业的提案。投资发展局为苹果商的运费每船补贴1000美元,占到运费的30%(但是,只有直径大于8厘米的苹果才能享受这一补贴,而黎巴嫩苹果大部分达不到这个标准)。军队表示愿意增加苹果采购量,购买苹果日活动后的剩余苹果。学校里也开始分发苹果,减轻果农压力。有关方面还建议对果农进行补贴,每箱苹果补贴3000黎镑,同时出台措施,保证补贴发放到农民而非商贩手中。总而言之,就国内市场而言,政府的表现可圈可点,基本令人满意。
  
  但是,由于黎巴嫩苹果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外,更为重要的是拓展国外市场。从目前来看,黎政府在此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早些时候,黎巴嫩投资发展局曾推行了一系列针对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培训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远水救不了近火;同时,黎巴嫩国内苹果质量和价格因素也是其无法在欧盟农产品市场畅销的一个因素(黎巴嫩曾经推广过一些新品种,但是收效不大)。政府准备增加对农业部的拨款,并考虑对如何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补贴等,促进利农产品出口。同时,还不断有呼声要求政府提高对进口苹果的关税,以保护国内苹果产业。但是,这些措施的出台要经过慎重考虑,顾及国际影响,所以其出台与否仍然变数很大,即使出台,也仍然有待时日。
  
  据悉,黎巴嫩农业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2%,苹果是黎水果中重要的出口产品,出口量在各类水果中名列前茅。在黎巴嫩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 img src=""/>

黎巴嫩苹果面临销售困境

927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