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果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02-25 00:00 信息来源:
  2004年我国水果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水果的平均批发价格接近2003年的同期水平,全年水果出口数量、金额均大幅增长。预计2004年我国水果产量为15243万吨。
  2004年1-12月,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1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7%。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出口水果同比增长17.18%,进口106.19万吨,同比增加4.22%。
  水果生产与价格变化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水果生产将继续品种、质量和种植区域的优化,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2004年我国水果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预计水果产量15243万吨。
  2004年水果价格总体水平接近2003年同期,北方水果价格相对平稳,南方水果价格波动较大。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季度鸭梨、甜橙、菠萝价格明显下降,苹果、香蕉、蜜橘价格大幅上升。二季度是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的上市旺季,与上年同期相比,龙眼和芒果价格上升,菠萝和荔枝价格下降。三季度甜橙、芒果、鸭梨价格同比下降,桃、蜜橘、龙眼、富士苹果价格同比上升。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4年12月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有:桃子上涨99%,蜜橘上涨14%,甜橙上涨13%,香梨上涨9%;菠萝上涨7%,富士苹果上涨6%。
  
  2004年我国各地水果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广东、北京、上海等地水果消费量普遍较大,供应品种也十分丰富,价格处于中上水平。其它地区品种之间价格相差较为悬殊。
  水果进出口贸易2004年1-12月,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1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7%。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出口水果(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和其他加工水果等,下同)312.59万吨,同比增长17.18%,出口金额16.47亿美元,同比增加20.08%;进口106.19万吨,同比增加4.22%,进口金额5.86亿美元,同比增加17.39%。
  从水果及加工制品出口的数量结构看,鲜冷冻水果和加工制品各占一半,主要品种仍是鲜苹果、苹果汁和柑橘。1-12月水果出口的具体情况是:鲜冷冻水果176.14万吨,同比增长18.46%,占水果出口总量的56%;其他加工水果35.69万吨,增长17.12%,占11%;水果罐头47.94万吨,增长12.28%,占15%;水果汁52.83万吨,增长17.66%,占17%。
  1-12月,我国进口的主要水果产品是香蕉(38.09万吨,9345万美元)、柑橘(6.69万吨,4843万美元)、冷冻果汁(2.87万吨,3058万美元)和鲜苹果(2.09万吨,1643万美元)等。
  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1-12月,我国出口到上述四国的水果数量分别占同期水果出口总量的14.8%、11.1%、9.3%和6%。2004年以来我国水果对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1-12月,我国水果对美国出口46.22万吨,同比增长31.77%;对日本出口34.69万吨,同比增长16.14%;对俄罗斯出口29.11万吨,同比增长19.26%;对印度尼西亚出口18.71万吨,同比增长63.69%。
  我国进口水果的2/3来自于泰国、美国、菲律宾、智利和巴西。1-12月,泰国进口水果增长迅速,美国和菲律宾进口水果数量下降。具体情况是:从泰国进口27.41万吨,同比增长98.8%;从智利进口5.52万吨,同比增长16.68%;从菲律宾进口29.59万吨,同比下降6.6%;从美国进口10.11万吨,同比降低1.52%;从巴西进口3.91万吨,同比增长25.01%。
  我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较快。一方面,我国出口东盟的水果占全部出口的份额有所增加。1-12月出口东盟的水果为90.63万吨,占出口总量29%,同比增长17.38%;出口金额3.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同比增长22.6%。另一方面,来自东盟的进口水果仍在进口总量中保持很高比例。1-12月从东盟进口水果75.32万吨,占进口总量70.09%,同比上升8.15%;进口金额3.0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1.9%,同比增长26.38%。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是提高果品上市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水果的采后处理在发达国家已实现工厂化和产业化。目前,我国水果集中采摘上市期的滞销积压现象在各主产区屡有发生,导致部分果农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建议树立现代果品产业化经营观念,以科技为先导,培育区域性采后处理与贮运加工龙头企业。
< img src=""/>

我国水果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67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