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寻找替代能源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前景看好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1-04 00:00 信息来源:
  06年12月28日,由我国专家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易能三联产热解液化550KG成套设备”在安徽易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目前已开始试产油,此举标志着石油替代品——“生物油”的产业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点火”!12月28日上午,随着安徽易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斌的一声令下,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三联产热解液化成套设备”迅速运转起来。稻糠在装置的一段被源源送入,装置的另一端,黑色的生物油从一根塑料管中不断地流出来。现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欢呼起来……生物质变油的产业化终于在我国一批卓越的专家、教授的辛勤劳动下拉开了序幕。
  这项创新技术诞生在化石能源短缺的背景下。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开采年限为40年,天然气为60年,煤为211年。因此,高效利用可再生的秸秆、谷壳等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紧迫课题。安徽易能公司作为安徽省第一家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质油的企业,在产业化首席专家刘虎、中国科大郭庆祥、朱锡锋等知名教授的10年不懈努力下,才研发成功这套设备的,此举为我国寻找替代性能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安徽易能公司总经理、这套装置的总设计师刘虎介绍,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都可作为生物质油的生产原料。刘总在评价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成果后表示,这套三联产装置每小时可处理1000公斤生物质,同时生产生物质油550公斤,转化率高达55%以上。按照正常计算,这套装置就相当于一口年产3700吨生物质油的油井。在产油的同时,该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和碳粉还是良好的能源,将可燃气体导入内燃机发电机组和碳粉导入反应器分别进行二次循环利用,不仅能实现能源自给,还有多余的电力可供上网,最后生成的草木灰也是不可多得的无公害有机肥。
  另据了解,收获季节,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很大,保存困难,许多地区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套装置的一个卓越的优点,就是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非常环保。如果按照我国每年10亿吨干物质资源总量计算,参照易能公司的调试生产数据,能够生产出相当于2亿多吨油当量的生物质油。一位知名专家表示,好技术能够突破产业化障碍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套装置的试运行,标志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该装置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摆脱经济发展对石油的过度依赖,还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真正实现“人造石油”取代石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产业规模来说,只能说部分取代,目前还做不到完全取代。
  刘虎总经理对该装置的调试成功充满信心。他表示,易能公司正在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产业化进程。他还透露,每小时可产1000KG生物质油的装置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 
< img src=""/>

我国寻找替代能源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前景看好

671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