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产业”也要做“大市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11-21 00:00
信息来源:
甘肃花卉业采访札记
甘肃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气候优势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传统品种及引进品种上双线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日前记者通过对兰州、临洮、天水等地的林业局相关领导采访、以及到当地大型花卉企业走访时发现,甘肃花卉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不仅产业布局十分合理,而且企业规模也日渐扩大,作为一个发展花卉不久的西北省份,甘肃花卉已呈突起之势。
产业基础日渐夯实
记者在临洮采访时发现,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见农户种植的大丽花。甘肃省林业厅花卉处负责人武全国介绍说,作为甘肃的传统花卉,牡丹、芍药、大丽花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仅兰州中川牡丹园就具有年产牡丹优良实生苗30万株、嫁接苗10万株的实力。目前园内培育的芍药达到300多个品种,年产种苗5万多墩,鲜切花15万支。而兰州和平牡丹园,仅紫斑牡丹品种就达533个。临洮大丽花产业优势也十分明显,目前临洮从事大丽花生产的企业有8家,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5000亩,年产块根150万墩,盆花2万盆。
传统花卉发展迅速的同时,温室设施花卉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位于兰州的陇海园艺新增的1.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现代化程度很高,专业管理,连自己老温室的员工都不允许进入。而三易农业科技仅智能连栋温室面积就达5.03万平方米,年产蝴蝶兰成品一百多万株,种苗400万株。目前,兰州陇海园艺、三易农业科技、甘肃三阳、天水绿鹏等一大批以现代化温室生产为主的盆花企业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这些企业利用甘肃的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生产红掌、凤梨、蝴蝶兰、仙客来等中高档盆花,其品质十分优异。
由于花卉不是兰州的主干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少,但甘肃省林业厅对于花卉产业一直在积极引导。武全国说,林业厅积极和地方财政沟通,让其支持所在地的花卉企业。比如临洮县,县政府将花卉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对于优势花卉产业,每年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项目资助;创新地采用了反租倒包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承诺“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还利用花卉种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旅游业,成为甘肃的一大特色。因此,临洮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占甘肃全省面积的3/5。目前,甘肃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以定西、天水、武威、陇南、临夏为骨架的鲜切花、种球、种苗、盆景的生产格局,各类花卉生产基地70余处,产业基础日渐夯实。
布局建市场解决渠道难题
然而,产业布局逐渐成形的同时,市场渠道匮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据省林业厅统计,目前甘肃全省专业花卉市场达到124个,但花卉经营面积最大的也不过几千平方米。以兰州为例,作为甘肃花卉集散的中心区域,市内十多个花卉市场场地面积都十分有限,其中面积最大的金城盆景园也仅有三千余平方米,而小一些的不过就二三十米长,五六米宽,还花鸟鱼虫全包含,与兰州这一花卉中心十分不配套。
武全国认为,缺乏专业的大型集散市场已经影响到了甘肃的花卉发展。好比一个茶壶的壶嘴太小,肚子里有货,但倒出来太慢。兰州陇海园艺总经理王吉说,大市场意味着大产业,建设一个大型的花卉集散市场,才显得这个行业规范,这样不仅解决了采购商的采购难题,对刺激本地区的消费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甘肃花卉业的市场环境要素中,软件配套也不完善,专业营销、物流等环节没有成长起来,特别是对传统花卉国内外市场的开发上,做得还很不够。如大丽花和紫斑牡丹现在是产能很大,但销售渠道单一,局限于本地消费,省外市场缺乏开拓,限制了产业发展。
&nb p;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目前由临洮县政府投资180万元正在临洮兴建大型花卉集散市场。临洮花卉产业办公室主任田建华介绍,市场目前占地1560平方米,共计17间温室的一二期工程都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三期工程预计明年开始动工,建成后市场交易大厅总面积可以达到1.3万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在甘肃花卉“十一五”规划中还决定在凉州区、临夏市各建立1处花卉批发市场,并在临夏市建立营销公司10个,初步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区域性花卉集散中心,开展产地采后处理保鲜,形成省内营销网络。
甘肃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气候优势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传统品种及引进品种上双线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日前记者通过对兰州、临洮、天水等地的林业局相关领导采访、以及到当地大型花卉企业走访时发现,甘肃花卉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不仅产业布局十分合理,而且企业规模也日渐扩大,作为一个发展花卉不久的西北省份,甘肃花卉已呈突起之势。
产业基础日渐夯实
记者在临洮采访时发现,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见农户种植的大丽花。甘肃省林业厅花卉处负责人武全国介绍说,作为甘肃的传统花卉,牡丹、芍药、大丽花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仅兰州中川牡丹园就具有年产牡丹优良实生苗30万株、嫁接苗10万株的实力。目前园内培育的芍药达到300多个品种,年产种苗5万多墩,鲜切花15万支。而兰州和平牡丹园,仅紫斑牡丹品种就达533个。临洮大丽花产业优势也十分明显,目前临洮从事大丽花生产的企业有8家,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5000亩,年产块根150万墩,盆花2万盆。
传统花卉发展迅速的同时,温室设施花卉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位于兰州的陇海园艺新增的1.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现代化程度很高,专业管理,连自己老温室的员工都不允许进入。而三易农业科技仅智能连栋温室面积就达5.03万平方米,年产蝴蝶兰成品一百多万株,种苗400万株。目前,兰州陇海园艺、三易农业科技、甘肃三阳、天水绿鹏等一大批以现代化温室生产为主的盆花企业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这些企业利用甘肃的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生产红掌、凤梨、蝴蝶兰、仙客来等中高档盆花,其品质十分优异。
由于花卉不是兰州的主干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少,但甘肃省林业厅对于花卉产业一直在积极引导。武全国说,林业厅积极和地方财政沟通,让其支持所在地的花卉企业。比如临洮县,县政府将花卉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对于优势花卉产业,每年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项目资助;创新地采用了反租倒包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承诺“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还利用花卉种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旅游业,成为甘肃的一大特色。因此,临洮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占甘肃全省面积的3/5。目前,甘肃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以定西、天水、武威、陇南、临夏为骨架的鲜切花、种球、种苗、盆景的生产格局,各类花卉生产基地70余处,产业基础日渐夯实。
布局建市场解决渠道难题
然而,产业布局逐渐成形的同时,市场渠道匮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据省林业厅统计,目前甘肃全省专业花卉市场达到124个,但花卉经营面积最大的也不过几千平方米。以兰州为例,作为甘肃花卉集散的中心区域,市内十多个花卉市场场地面积都十分有限,其中面积最大的金城盆景园也仅有三千余平方米,而小一些的不过就二三十米长,五六米宽,还花鸟鱼虫全包含,与兰州这一花卉中心十分不配套。
武全国认为,缺乏专业的大型集散市场已经影响到了甘肃的花卉发展。好比一个茶壶的壶嘴太小,肚子里有货,但倒出来太慢。兰州陇海园艺总经理王吉说,大市场意味着大产业,建设一个大型的花卉集散市场,才显得这个行业规范,这样不仅解决了采购商的采购难题,对刺激本地区的消费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甘肃花卉业的市场环境要素中,软件配套也不完善,专业营销、物流等环节没有成长起来,特别是对传统花卉国内外市场的开发上,做得还很不够。如大丽花和紫斑牡丹现在是产能很大,但销售渠道单一,局限于本地消费,省外市场缺乏开拓,限制了产业发展。
&nb p;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目前由临洮县政府投资180万元正在临洮兴建大型花卉集散市场。临洮花卉产业办公室主任田建华介绍,市场目前占地1560平方米,共计17间温室的一二期工程都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三期工程预计明年开始动工,建成后市场交易大厅总面积可以达到1.3万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在甘肃花卉“十一五”规划中还决定在凉州区、临夏市各建立1处花卉批发市场,并在临夏市建立营销公司10个,初步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区域性花卉集散中心,开展产地采后处理保鲜,形成省内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