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迎来发展好时期 林业股进入“增长期”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8-18 00:00
信息来源:
上证指数自创下3478点以来,已经连续两周收出阴线,指数没有任何挣扎的跌穿生命线30日均线,3000点大关也岌岌可危。专家提醒,在这种市道下,投资者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杀跌。调整是买入的机会,空仓的投资者可以分批选择那些政策支持,业绩有望增长的行业逢底吸纳。
林业迎来发展好时期
近日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高度重视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为关于林业的改革和关于林业的发展两个部分。
文章指出,我国林业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场改革是农民的创造,是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毫不动摇。一要明晰产权,切实给予农民平等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二要放活经营,切实让农民在林地经营中得到实惠;三要加强扶持,切实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要搞好服务,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服务。
文章强调,我国林业的发展,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林业发展的方针,一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二要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三要全面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兴林和富民紧密结合起来。
足以说明林业已经备受政府关注。从200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到今年5月26日央行网站公布《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还有6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由此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产业改革。林业将迎来发展好时期。
林业在我国正处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18.21%。局部生态明显改善,通过对生态状况脆弱、生态地位突出的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治理,这些地区出现了森林植被增加、局部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防沙治沙明显突破,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物种保护明显加强,全国累计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1968处,总面积18.3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7%。供给能力明显提高,60年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60多亿立方米。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总的来说我国森林资源比较匮乏,属缺林少材的国家。
总体上看,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已构成我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由于林木绝对短缺且生长周期长,应用广泛且产业链比较成熟、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原因,总体来看,林业在我国正处于成长期。
林业股进入“增长期”
在A股市场,完全从事林木种植业的上市公司为数不多,但已经拥有一些林木种植基地,同时还向下游拓展诸如造纸、家具、人工板、化工等业务的公司已有逐渐增加态势。(见下表)
在政策扶持的环境下,林业有望进入迅速增长时期,所以,对已占有林地资源的上市公司,由于预期资源未来收益增加,将提升其公司价值。短期看,政策利好预期将对林业行业上市公司表现有所提振;长期看,以林权明晰、林权流转为核心的林权改革,将促进我国林业长期发展。
林业经营效率的整体提高能够提高林地的价值,从这一角度讲,对于已有林地的公司存在林地价值增值的可能。所以,可以关注林业上市公司主题投资机会。
林业迎来发展好时期
近日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高度重视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为关于林业的改革和关于林业的发展两个部分。
文章指出,我国林业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场改革是农民的创造,是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毫不动摇。一要明晰产权,切实给予农民平等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二要放活经营,切实让农民在林地经营中得到实惠;三要加强扶持,切实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要搞好服务,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服务。
文章强调,我国林业的发展,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林业发展的方针,一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二要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三要全面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兴林和富民紧密结合起来。
足以说明林业已经备受政府关注。从200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到今年5月26日央行网站公布《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还有6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由此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产业改革。林业将迎来发展好时期。
林业在我国正处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18.21%。局部生态明显改善,通过对生态状况脆弱、生态地位突出的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治理,这些地区出现了森林植被增加、局部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防沙治沙明显突破,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物种保护明显加强,全国累计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1968处,总面积18.3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7%。供给能力明显提高,60年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60多亿立方米。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总的来说我国森林资源比较匮乏,属缺林少材的国家。
总体上看,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已构成我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由于林木绝对短缺且生长周期长,应用广泛且产业链比较成熟、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原因,总体来看,林业在我国正处于成长期。
林业股进入“增长期”
在A股市场,完全从事林木种植业的上市公司为数不多,但已经拥有一些林木种植基地,同时还向下游拓展诸如造纸、家具、人工板、化工等业务的公司已有逐渐增加态势。(见下表)
在政策扶持的环境下,林业有望进入迅速增长时期,所以,对已占有林地资源的上市公司,由于预期资源未来收益增加,将提升其公司价值。短期看,政策利好预期将对林业行业上市公司表现有所提振;长期看,以林权明晰、林权流转为核心的林权改革,将促进我国林业长期发展。
林业经营效率的整体提高能够提高林地的价值,从这一角度讲,对于已有林地的公司存在林地价值增值的可能。所以,可以关注林业上市公司主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