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邳州模式:林产业舞活区域经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11-02 00:00
信息来源:
到了邳州,真的就是进入了板材世界!
在主要交通线两边,木业公司一家紧挨一家,拉着各种板材的大货车每天来往穿梭……
仅官渡镇,一个拥有9.7万人口的小镇各类板材加工企业已超过1500家,其中一个拥有人口1.3万人的村庄就拥有260家人造板加工企业,有5300名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务工。
再看邳州,又是一个银杏之乡。
全市现有银杏成片园28万亩,其中银杏综合工程园近15万亩,四旁栽植1000万株,定植银杏总株数达1600万株,银杏果年产量达15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5万吨。
邳州人分工明确,一块地板、一瓶银杏胶囊的诞生过程都有不同分工。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就像在一个产业链条上一环又一环扣锁,相互支持,互不能分离,共同舞活了邳州的大林业。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板皮旋切厂开始,邳州市委、市政府就积极引导原木初加工企业向深加工、精细加工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干快上深加工生产线,加快形成“顶天立地”效应:抓住国家农业资源开发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机遇,2007年投入1250万元用于省级重点龙头木材加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架设银企合作桥梁,每年定期召开银企对话恳谈会,引导金融企业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在林业投入上已经形成了民间资金、信贷资金、市外资金和国家开发资金四资并进的格局。
目前,全市板材企业发展到3400家,企业遍布全市24个镇,拥有深加工生产线1600余条,取得进出口自主经营权12家;所生产的高档木地板、贴面板、覆膜板、阻燃板、环保型胶合板等30多种板材产品远销美国、中东、西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板材产量达到800万立方米,据海关统计,全国板材出口量邳州占40%左右,居全国首位。
在主抓大企业的同时,邳州竭力推进系列化梯度加工,整合民间分散资金,以“铺天盖地”的集群效应壮大龙身,发展了以官湖、土山两镇为中心的2500多家中小企业在内的邳北、邳南两个板材产业集聚区。
顺应市场需求,将板材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杨木芯板,转变为多产品多规格的深加工,形成了多层胶合板、实木复合板、高档贴面板、集装箱底板、科技木、高档家具等40多个品类。银杏产品发展到银杏茶、开心果、银杏酮胶囊、片剂等20多个品种。
邳州各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微循环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以解决技术难题。与南林大联合研制的北欧红榉和美洲黑胡桃贴面板,产品远销东南亚与美洲市场。通过合作研制的银杏叶提取物萃取新工艺,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含量高达35%,内酯达到12%。银杏干青叶、银杏叶干浸膏、银杏叶茶、银杏酮菊花茶4个银杏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福华木业有限公司通过了CCEL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CE专项认证,为产品出口提供保障。邳州现已建成官湖木材交易市场、港上、铁富银杏苗木市场、盆景市场和银杏系列加工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10多家。官湖市场每天车流量达400多辆次,年原木、板材交易量800多万立方米,已成为苏鲁豫皖地区最大的木材集散地。投资6.9亿元的中国科技木业城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投资5亿元的金凤凰家具城也投入生产和销售。
&nbs ; 在林产品销售上,邳州重点盯住国内外大市场,在外地设立了1000多个直销门市,板材产品相继打入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地。银杏系列产品已在全国各地打开市场,银杏苗木每年销往全国各地500多万株,银杏盆景年销售量达4多万盆。积极帮助各大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全市有近50家板材、银杏叶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板材年出口量占全国人造板类别制品出口总量的40%,全省的80%。另外,邳州充分发挥2万多名经纪人信息灵通、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他们每年营销30%以上的林业产品。
邳州市2006年银杏产业综合收入达12亿元以上,全行业直接为农民实现收入近7亿元。据统计,全市银杏果、叶、苗、盆景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户近3000户,其中3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00多户,5万元以上的近100户。银杏产业的发展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成为邳州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邳州副市长胡汉军对记者说,产业化的内涵就是按照“市场、龙头、基地、农户”这个链条,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这一系列来组织企业开发项目,以实现农工一体化、林工一体化。
在邳州转上一圈,一排排迎风飘扬的杨树和银杏,一群群正在加工林产品的老百姓,一座座耸立的厂房车间,邳州两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条就如此清晰地呈现在面前:
木材加工:杨树种植→板皮旋切→胶合板→地板→家具;
银杏产业:银杏种植→苗木→盆景→食用果→药保健品等加工品。
同时邳州林业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博览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 的产业格局。
如今的邳州,龙头昂得更高,配套连得更紧,在一个“林”字的带动下又在不断纵横双向地延伸着产业链条。邳州的大林业建设正在产业链条上阔步前行!
在主要交通线两边,木业公司一家紧挨一家,拉着各种板材的大货车每天来往穿梭……
仅官渡镇,一个拥有9.7万人口的小镇各类板材加工企业已超过1500家,其中一个拥有人口1.3万人的村庄就拥有260家人造板加工企业,有5300名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务工。
再看邳州,又是一个银杏之乡。
全市现有银杏成片园28万亩,其中银杏综合工程园近15万亩,四旁栽植1000万株,定植银杏总株数达1600万株,银杏果年产量达15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5万吨。
邳州人分工明确,一块地板、一瓶银杏胶囊的诞生过程都有不同分工。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就像在一个产业链条上一环又一环扣锁,相互支持,互不能分离,共同舞活了邳州的大林业。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板皮旋切厂开始,邳州市委、市政府就积极引导原木初加工企业向深加工、精细加工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干快上深加工生产线,加快形成“顶天立地”效应:抓住国家农业资源开发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机遇,2007年投入1250万元用于省级重点龙头木材加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架设银企合作桥梁,每年定期召开银企对话恳谈会,引导金融企业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在林业投入上已经形成了民间资金、信贷资金、市外资金和国家开发资金四资并进的格局。
目前,全市板材企业发展到3400家,企业遍布全市24个镇,拥有深加工生产线1600余条,取得进出口自主经营权12家;所生产的高档木地板、贴面板、覆膜板、阻燃板、环保型胶合板等30多种板材产品远销美国、中东、西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板材产量达到800万立方米,据海关统计,全国板材出口量邳州占40%左右,居全国首位。
在主抓大企业的同时,邳州竭力推进系列化梯度加工,整合民间分散资金,以“铺天盖地”的集群效应壮大龙身,发展了以官湖、土山两镇为中心的2500多家中小企业在内的邳北、邳南两个板材产业集聚区。
顺应市场需求,将板材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杨木芯板,转变为多产品多规格的深加工,形成了多层胶合板、实木复合板、高档贴面板、集装箱底板、科技木、高档家具等40多个品类。银杏产品发展到银杏茶、开心果、银杏酮胶囊、片剂等20多个品种。
邳州各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微循环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以解决技术难题。与南林大联合研制的北欧红榉和美洲黑胡桃贴面板,产品远销东南亚与美洲市场。通过合作研制的银杏叶提取物萃取新工艺,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含量高达35%,内酯达到12%。银杏干青叶、银杏叶干浸膏、银杏叶茶、银杏酮菊花茶4个银杏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福华木业有限公司通过了CCEL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CE专项认证,为产品出口提供保障。邳州现已建成官湖木材交易市场、港上、铁富银杏苗木市场、盆景市场和银杏系列加工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10多家。官湖市场每天车流量达400多辆次,年原木、板材交易量800多万立方米,已成为苏鲁豫皖地区最大的木材集散地。投资6.9亿元的中国科技木业城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投资5亿元的金凤凰家具城也投入生产和销售。
&nbs ; 在林产品销售上,邳州重点盯住国内外大市场,在外地设立了1000多个直销门市,板材产品相继打入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地。银杏系列产品已在全国各地打开市场,银杏苗木每年销往全国各地500多万株,银杏盆景年销售量达4多万盆。积极帮助各大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全市有近50家板材、银杏叶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板材年出口量占全国人造板类别制品出口总量的40%,全省的80%。另外,邳州充分发挥2万多名经纪人信息灵通、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他们每年营销30%以上的林业产品。
邳州市2006年银杏产业综合收入达12亿元以上,全行业直接为农民实现收入近7亿元。据统计,全市银杏果、叶、苗、盆景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户近3000户,其中3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00多户,5万元以上的近100户。银杏产业的发展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成为邳州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邳州副市长胡汉军对记者说,产业化的内涵就是按照“市场、龙头、基地、农户”这个链条,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这一系列来组织企业开发项目,以实现农工一体化、林工一体化。
在邳州转上一圈,一排排迎风飘扬的杨树和银杏,一群群正在加工林产品的老百姓,一座座耸立的厂房车间,邳州两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条就如此清晰地呈现在面前:
木材加工:杨树种植→板皮旋切→胶合板→地板→家具;
银杏产业:银杏种植→苗木→盆景→食用果→药保健品等加工品。
同时邳州林业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博览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 的产业格局。
如今的邳州,龙头昂得更高,配套连得更紧,在一个“林”字的带动下又在不断纵横双向地延伸着产业链条。邳州的大林业建设正在产业链条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