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引进甜龙竹14万株 三年后产值将超2000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4-20 00:00
信息来源:
日前,武隆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正在巷口、江口、黄莺等乡镇,现场为农民开展甜龙竹种植培训。“8年前,武隆曾经引进过甜龙竹,农民尝到了一些甜头。今年新引进14万株甜龙竹,预计三年后大量投产将达4000多万斤。按照0.5元钱一斤计算,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该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一株甜龙竹卖300元
在巷口镇柏杨村,村民陈世素种植的甜龙竹惹得不少人羡慕。“那株甜龙竹占了区区2平方米的面积,却卖了300块钱。”该村主任苏天银告诉笔者,甜龙竹只要管理到位,将会有较好的收益,母竹会分出许多新竹来。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陈世素家这株甜龙竹分出10余株新竹,每株新竹出笋量达10斤,按市场价2元钱一斤计算,陈世素就把300块钱轻松捞进兜。
该县2002年曾经在江口、黄莺、石桥试种过甜龙竹。但由于种种原因,甜龙竹没有得到较好的管理和发展。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甜龙竹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注意培土高度、早期留养母竹及采取相应的垦复措施,即可获得满意的出笋量和经济效益。
新引进14万株甜龙竹
“甜龙竹笋体生熟均可食用,是一种高蛋白、多氨基酸、多纤维、低脂肪、低糖份的保健食品。”县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甜龙竹是我国30多种笋用竹中含糖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的竹种,对浮水肿、腹水、急性肾炎都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被公认为是集药用、保健美容于一身的无污染蔬菜。
今年,武隆县林业局从山东引进14万株甜龙竹,免费发放给该县巷口镇、江口镇、黄莺乡的农民种植。
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陶冶先介绍,武隆引进的甜龙竹比较适合当地温热的气候环境,且土壤结构、水湿条件都能满足其营养需求。
“只要管理技术到位,甜龙竹的亩产量就能达到3000斤。”陶冶先介绍,甜龙竹两年后就会有收益,三年后大量投产。武隆县新引进甜龙竹14万株,只要技术把关、管理跟上,每株至少将产300斤鲜笋。按照每斤0.5元钱计算,盛产期就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收入。
甜龙竹栽培要点
甜龙竹为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其笋体洁白粗大,鲜甜可口,生熟均可食用。其竹材力学性能良好,是制作竹地板、家具、农具、生活用品等工农业产品的优良原料。
形态特征:甜龙竹为地下合轴丛生型;高一般为15一20米,最高25米,粗10-15厘米,最粗可达20厘米;稍头常下垂;节间长30一50厘米。
适生气候:年均温16℃以上,不低于10℃的有效积温在550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4℃,要求无霜期300天以上,无重霜。年均降水量900-20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270%。
适生土壤:在砂岩、砂页岩、页岩、花岗岩、紫色砂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上生长良好,其中以赤红壤、红壤上生长最好,笋材品质最好。要求土厚觎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以壤上、轻粘土为佳。
适生地形:成片种植以低山、浅丘、山谷和缓坡地为佳,四旁以沟河两岸、房前屋后、农田四角及路旁为好。忌风口和贫瘠山地。
一株甜龙竹卖300元
在巷口镇柏杨村,村民陈世素种植的甜龙竹惹得不少人羡慕。“那株甜龙竹占了区区2平方米的面积,却卖了300块钱。”该村主任苏天银告诉笔者,甜龙竹只要管理到位,将会有较好的收益,母竹会分出许多新竹来。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陈世素家这株甜龙竹分出10余株新竹,每株新竹出笋量达10斤,按市场价2元钱一斤计算,陈世素就把300块钱轻松捞进兜。
该县2002年曾经在江口、黄莺、石桥试种过甜龙竹。但由于种种原因,甜龙竹没有得到较好的管理和发展。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甜龙竹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注意培土高度、早期留养母竹及采取相应的垦复措施,即可获得满意的出笋量和经济效益。
新引进14万株甜龙竹
“甜龙竹笋体生熟均可食用,是一种高蛋白、多氨基酸、多纤维、低脂肪、低糖份的保健食品。”县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甜龙竹是我国30多种笋用竹中含糖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的竹种,对浮水肿、腹水、急性肾炎都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被公认为是集药用、保健美容于一身的无污染蔬菜。
今年,武隆县林业局从山东引进14万株甜龙竹,免费发放给该县巷口镇、江口镇、黄莺乡的农民种植。
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陶冶先介绍,武隆引进的甜龙竹比较适合当地温热的气候环境,且土壤结构、水湿条件都能满足其营养需求。
“只要管理技术到位,甜龙竹的亩产量就能达到3000斤。”陶冶先介绍,甜龙竹两年后就会有收益,三年后大量投产。武隆县新引进甜龙竹14万株,只要技术把关、管理跟上,每株至少将产300斤鲜笋。按照每斤0.5元钱计算,盛产期就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收入。
甜龙竹栽培要点
甜龙竹为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其笋体洁白粗大,鲜甜可口,生熟均可食用。其竹材力学性能良好,是制作竹地板、家具、农具、生活用品等工农业产品的优良原料。
形态特征:甜龙竹为地下合轴丛生型;高一般为15一20米,最高25米,粗10-15厘米,最粗可达20厘米;稍头常下垂;节间长30一50厘米。
适生气候:年均温16℃以上,不低于10℃的有效积温在550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4℃,要求无霜期300天以上,无重霜。年均降水量900-20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270%。
适生土壤:在砂岩、砂页岩、页岩、花岗岩、紫色砂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上生长良好,其中以赤红壤、红壤上生长最好,笋材品质最好。要求土厚觎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以壤上、轻粘土为佳。
适生地形:成片种植以低山、浅丘、山谷和缓坡地为佳,四旁以沟河两岸、房前屋后、农田四角及路旁为好。忌风口和贫瘠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