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绽放花卉新模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8-15 00:00
信息来源:
花卉业被列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10大行业第2位,但一直以来,西安市的花卉产业较为缓慢。据调查陕西在全国花卉的整个产业链中,也仅扮演了一个“产业加工者”的角色。
而近年来,随着西安大都市圈的不断扩大,长安区在短短几年间已迅速发展成为西安南郊最引人注目、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区,他们积极打造西北地区花卉产业航母,大大丰富了西安花卉产业格局。
长安花卉迅速“绽放”的原因何在?随着西安世园会的盛大举行,花卉业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长安花卉又如何在“后世园时代”实现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捕捉契机
据了解,为了把长安花卉产业打造成西部最大的花卉航母,发挥西安作为西部主导城市商业的带动辐射作用,长安区目前已经引进建成了最具实力的花卉基地---西安鲜花港;最具规模的花卉园区---天硕产业示范园;最具潜力的观光胜地---西安木禾林生态园;最具影响的花卉产业---西安星辰鲜花示范园,西北一流的自动化花卉种苗生产企业---盛洲园艺科技产业示范中心等五个大型花卉企业。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西安世园会的召开为长安区花卉业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
“世园会的召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拿盆栽来说,有调查说,主营盆栽的花卉公司在世园会期间就能创收近1000万元,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行业才有发展壮大的动力,政府支持引导才能顺利地展 。”长安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为了有效捕捉这一契机,今年长安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中就包括花卉产业以及观光农业等。在工作人员出示的招商项目中,记者看到主打花卉产业的长安秦岭花卉园项目,位于长安区黄良街办,近期规划用地约300亩,远期规划用地可达10000亩,按照“政府先行引导,企业化运作为主”的模式,计划建设10栋智能连栋温室、10栋日光温室和苗木培育区和设施大棚30000平方米、花卉交易市场5000平方米、生态观光和餐厅配套服务设施3000平方米。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以花卉物流为核心的六大功能区,形成西部花卉研发、种植及物流集散中心,计划近期投资约9800万元,远期可达10亿元。
正是由于看到“后世园时代”发展花卉产业的巨大商机,2010年上海种业进入西安市长安区细柳街办,投资1500万元,按照现代农业的“高起点、高效、高产示范的要求,引进建成一流的全自动花卉种苗生产流水线及中心喷灌系统、钢架大棚和5000平方米的配套生态智能温室,生产花卉种苗、蔬果种苗、林木种苗、组培种苗,花卉品种达到100多个。生产出的高品质健康种苗,已大规模应用于景观园林的建设单位,直接支持了世界园艺博览会。
今年1月15日,全国最大的花卉基地雁锦花卉基地落户长安区,该基地位于长安区子午大道,占地300多亩,目前已有284家商户入驻。
长安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表示:“为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花卉产业培育成为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我们长安区科学规划,提出了在黄良街办和细柳街办重点打造万亩花卉园的基本构想,建设一批生产观光基地,开创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截至目前,长安区已有百亩以上的花卉种植企业7家,花卉面积1000多亩,年可为市场提供盆花1200多万盆。”
资金+政策+技术
虽然业界素有“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表明花卉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很多企业也有意进入这个行业。但目前花卉行业的前期投资一般比较大,有90%的花卉企业很难融资,私营企业主如果进行大规模经营的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取购买或者租用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支付大笔资金。
长安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说:“为解决花卉企业生产前期资金问题,经过协商,银行方面主要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合作社对企业租用土地贷款有一定的倾斜,手续尽管比较严格,但是款还是可以贷到的,所以资金这个瓶颈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
据了解,长安区还出台了一项扶持花卉产业的优惠政策规定,对新建的现代农业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和奖励的具体政策,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凡新建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租地款500元;基地内钢架日光温室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水泥骨架日光温室每米补助100元,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80元,水泥骨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40元。
花卉行业要全面发展,除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外,技术人才尤为重要。在长安区的花卉产业基地的各入驻企业里,阳光雨露、木禾林等企业无疑是长安模式的代表。
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的“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农业建设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环山旅游路中段花园村、鸭池口村,占地1000余亩。该项目建设规模大,内容新颖,产品优质,服务面广。项目的建成将对滦镇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很大的带头示范作用,为长安区中部地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很大的平台,为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西安木禾林生态园花卉技术总监陈振昌告诉记者,他们生产国兰每亩花卉竟然有数百万元效益的,可以达到200—500万元左右,巨大的利润离不开前期投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花卉产业不仅需要花卉技术人才,鲜切花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据了解,目前长安区政府已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花卉研究所以及郭杜教育产业基地内的相关院校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后世园时代”的花卉产业
据了解,长安区的花卉企业多以“年宵花”和草花为主,“年宵花”就是通常将新年、春节、情人节、元宵节,这四大节日统称“年宵节”,这期间上市的花卉统称“年宵花”。年宵时节,是检验一年花卉行情的“试金石”。历来是中国花卉销售的“尖峰时刻”。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西安世园会进一步对本地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从产品展示、经验交流还是项目合作方面都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亩花十亩粮,花卉这块蛋糕很香甜,据有关机构预测,我省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
为期178天的世园会结束后,就陕西花卉消费市场而言,培育市场是当务之急。业内普遍认为可借推介花卉功效和文化的概念来带动消费。
传统的花卉业多由花农零星种花供应市场,而随着长安区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延长产业链,完善经营机制这一问题上来。随着众多企业的介入,长安区花卉业建立了设施栽培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在长安区形成气候。
但综观长安区花卉市场体系,产销衔接不畅仍很突出。分析人士认为,应加快对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特别是花卉超市,实现花卉生产与消费的真正对接,形成长安区鲜花集散地的雏形。
“花卉作为西安的一个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形成了以长安、雁塔为核心的设施花卉生产基地,以周至哑柏为核心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花卉产业在满足市场花卉苗木需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办,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无不为花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使花卉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在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西安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冯惠武表示。
而近年来,随着西安大都市圈的不断扩大,长安区在短短几年间已迅速发展成为西安南郊最引人注目、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区,他们积极打造西北地区花卉产业航母,大大丰富了西安花卉产业格局。
长安花卉迅速“绽放”的原因何在?随着西安世园会的盛大举行,花卉业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长安花卉又如何在“后世园时代”实现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捕捉契机
据了解,为了把长安花卉产业打造成西部最大的花卉航母,发挥西安作为西部主导城市商业的带动辐射作用,长安区目前已经引进建成了最具实力的花卉基地---西安鲜花港;最具规模的花卉园区---天硕产业示范园;最具潜力的观光胜地---西安木禾林生态园;最具影响的花卉产业---西安星辰鲜花示范园,西北一流的自动化花卉种苗生产企业---盛洲园艺科技产业示范中心等五个大型花卉企业。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西安世园会的召开为长安区花卉业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
“世园会的召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拿盆栽来说,有调查说,主营盆栽的花卉公司在世园会期间就能创收近1000万元,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行业才有发展壮大的动力,政府支持引导才能顺利地展 。”长安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为了有效捕捉这一契机,今年长安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中就包括花卉产业以及观光农业等。在工作人员出示的招商项目中,记者看到主打花卉产业的长安秦岭花卉园项目,位于长安区黄良街办,近期规划用地约300亩,远期规划用地可达10000亩,按照“政府先行引导,企业化运作为主”的模式,计划建设10栋智能连栋温室、10栋日光温室和苗木培育区和设施大棚30000平方米、花卉交易市场5000平方米、生态观光和餐厅配套服务设施3000平方米。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以花卉物流为核心的六大功能区,形成西部花卉研发、种植及物流集散中心,计划近期投资约9800万元,远期可达10亿元。
正是由于看到“后世园时代”发展花卉产业的巨大商机,2010年上海种业进入西安市长安区细柳街办,投资1500万元,按照现代农业的“高起点、高效、高产示范的要求,引进建成一流的全自动花卉种苗生产流水线及中心喷灌系统、钢架大棚和5000平方米的配套生态智能温室,生产花卉种苗、蔬果种苗、林木种苗、组培种苗,花卉品种达到100多个。生产出的高品质健康种苗,已大规模应用于景观园林的建设单位,直接支持了世界园艺博览会。
今年1月15日,全国最大的花卉基地雁锦花卉基地落户长安区,该基地位于长安区子午大道,占地300多亩,目前已有284家商户入驻。
长安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表示:“为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花卉产业培育成为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我们长安区科学规划,提出了在黄良街办和细柳街办重点打造万亩花卉园的基本构想,建设一批生产观光基地,开创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截至目前,长安区已有百亩以上的花卉种植企业7家,花卉面积1000多亩,年可为市场提供盆花1200多万盆。”
资金+政策+技术
虽然业界素有“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表明花卉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很多企业也有意进入这个行业。但目前花卉行业的前期投资一般比较大,有90%的花卉企业很难融资,私营企业主如果进行大规模经营的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取购买或者租用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支付大笔资金。
长安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说:“为解决花卉企业生产前期资金问题,经过协商,银行方面主要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合作社对企业租用土地贷款有一定的倾斜,手续尽管比较严格,但是款还是可以贷到的,所以资金这个瓶颈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
据了解,长安区还出台了一项扶持花卉产业的优惠政策规定,对新建的现代农业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和奖励的具体政策,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凡新建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租地款500元;基地内钢架日光温室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水泥骨架日光温室每米补助100元,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80元,水泥骨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40元。
花卉行业要全面发展,除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外,技术人才尤为重要。在长安区的花卉产业基地的各入驻企业里,阳光雨露、木禾林等企业无疑是长安模式的代表。
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的“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农业建设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环山旅游路中段花园村、鸭池口村,占地1000余亩。该项目建设规模大,内容新颖,产品优质,服务面广。项目的建成将对滦镇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很大的带头示范作用,为长安区中部地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很大的平台,为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西安木禾林生态园花卉技术总监陈振昌告诉记者,他们生产国兰每亩花卉竟然有数百万元效益的,可以达到200—500万元左右,巨大的利润离不开前期投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花卉产业不仅需要花卉技术人才,鲜切花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据了解,目前长安区政府已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花卉研究所以及郭杜教育产业基地内的相关院校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后世园时代”的花卉产业
据了解,长安区的花卉企业多以“年宵花”和草花为主,“年宵花”就是通常将新年、春节、情人节、元宵节,这四大节日统称“年宵节”,这期间上市的花卉统称“年宵花”。年宵时节,是检验一年花卉行情的“试金石”。历来是中国花卉销售的“尖峰时刻”。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西安世园会进一步对本地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从产品展示、经验交流还是项目合作方面都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亩花十亩粮,花卉这块蛋糕很香甜,据有关机构预测,我省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
为期178天的世园会结束后,就陕西花卉消费市场而言,培育市场是当务之急。业内普遍认为可借推介花卉功效和文化的概念来带动消费。
传统的花卉业多由花农零星种花供应市场,而随着长安区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延长产业链,完善经营机制这一问题上来。随着众多企业的介入,长安区花卉业建立了设施栽培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在长安区形成气候。
但综观长安区花卉市场体系,产销衔接不畅仍很突出。分析人士认为,应加快对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特别是花卉超市,实现花卉生产与消费的真正对接,形成长安区鲜花集散地的雏形。
“花卉作为西安的一个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形成了以长安、雁塔为核心的设施花卉生产基地,以周至哑柏为核心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花卉产业在满足市场花卉苗木需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办,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无不为花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使花卉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在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西安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冯惠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