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双升态势再次被打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8-25 00:00 信息来源:
  近日,我国上半年花卉进出口统计数据浮出水面。记者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花卉分会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双升”态势再次被打破,花卉总出口量下降,出口金额基本持平,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则再次上扬。其中,盆栽出口量显著下滑是影响总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出口:盆栽下降近一半种球增量翻两番
  今年1月至6月,我国花卉总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2.19%,回落到2.97亿公斤,出口金额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有0.43%的小幅增长,达到1.0亿美元。从数量上统计,位居前五位的需求国分别为日本、荷兰、美国、韩国和印度;从金额上统计,位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荷兰、韩国、美国和泰国。其中,荷兰、美国需求相对平稳,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加,地位正日益加重。
  统计的花卉类别分为盆栽、鲜切花、种苗、种球、鲜切枝叶、干切花、干切枝叶七大类,其中,盆栽出口量大幅下降,而且降幅达到45.58%,种球出口量则激增,达到去年同期的4倍,是所有类别中变化最为明显的种类。
  上半年,我国花卉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依然保持增长。进口总量达到9627.11万公斤,增幅9.60%,进口金 达到4751.52万美元,增幅13.27%。其中 ,进口盆栽、干切枝叶、种苗、种球的数量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增幅分别为52.82%、49.42%、16.05%、8.18%;进口干切花、鲜切花、鲜切枝叶的数量都有回落,降幅分别为39.47%、14.54%、9.27%。
  此外,除鲜切枝叶的出口量有3.83%的小幅下降,其他五大类花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出现上升态势。增幅最为明显的是种球,出口量将近为去年同期的4倍,达到1086.85万公斤,出口额也达到去年同期的2.21倍,为84.02万美元。其中,美国、荷兰、韩国、日本的种球需求量位居前四位,尤其是韩国,上半年种球需求量达到以往的49倍,所需种球主要从我国福建输出。
  进口:荷兰占半壁江山种球份额挑大梁
  上半年,我国花卉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依然保持增长。进口总量达到9627.11万公斤,增幅9.60%,进口金额达到4751.52万美元,增幅13.27%。其中,进口盆栽、干切枝叶、种苗、种球的数量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增幅分别为52.82%、49.42%、16.05%、8.18%;进口干切花、鲜切花、鲜切枝叶的数量都有回落,降幅分别为39.47%、14.54%、9.27%。
  从进口国别来看,荷兰一枝独秀,上半年从荷兰进口的花卉量占总进口量的86.98%,进口金额占总进口额的43.44%。从进口花卉类别来看,种球是我国最大的需求,上半年通过海关入境的种球达到7297.53万公斤,占花卉总进口量的75.80%,进口额达到1642.70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4.57%。而进口种球中,99.46%的数量来自荷兰,少量来自美国、新西兰和英国。从进口种球增幅来看,上半年从美国进口的种球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从新西兰进口的种球量是去年同期的6.7倍,可见今年这些国家的种球正填补我国对种球需求的缺口。这些变化也表明,我国种球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较低,种球质量虽在逐步提升,但仍难以满足市场对品质和稳定供货的需求,要解决大量种球依赖进口的局面,还需加大国产种球的研发力度。
  其他花卉中,盆栽、鲜切枝叶、干切枝叶的进口额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盆栽进口额达到1352.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2.81%,产品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地区、泰国和越南。鲜切花、种苗、干切花进口额比去年同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种苗进口量上升16.05%,而进口额下降17.17%,表明随着我国自产种苗质量的提升,进口种苗竞争力削弱,种苗进口价格总体出现下滑,但要改变进口数量的增加,还有待我国进一步加强品种研发,加大标准化生产力度。 
< img src=""/>

上半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双升态势再次被打破

67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