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带来收益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5-20 00:00
信息来源:
无锡开展的幸福农村建设三年来,已创建成幸福镇12个,幸福村322个,分别占21%、45%。农村及农民的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32%,在全国率先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95%的镇达到市级以上文明镇创建标准,农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更大程度、更高层次的提升。
农民眼中的幸福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与之前的生活、生产有哪些变化?近日,记者随市委农办人士走访了宜兴、滨湖、惠山等地幸福镇(涉农街道)、村(涉农社区),感受农民的种种幸福。
经济发展了,乡村变美了
走进宜兴湖镇张阳村花卉苗木一条街,只见柏油路两边数十家农户门前错落有致地布满了花木,外围是统一整齐的竹篱笆墙。周志坚在自家院子里正给紫薇等花木浇水、剪枝。以前他和多数村民一样到附近山里采矿赚取生活费,年收入顶多万把元,村里也整天灰蒙蒙的;后来,采矿被叫停,村里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他也种起了花木,去年收入20多万元。“这两年口袋鼓了,开心!”
推动农民依靠山林资源增加收入,村里发展树桩苗木、茶叶、杨梅等六大特色种植基地。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张阳村还花430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走在村里、行在画里”成了当地居民 钭院赖目谕酚铩?BR>
幸福镇村建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509元。农村基础设施也得以改善。去年所有乡镇已实现车辆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95%以上农村河道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40%。涌现了一大批生态宜人的林中村、园中村、水边村,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生态市(县)、区“全覆盖”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全覆盖”。
生活有保障,出门更便利
住太湖街道68岁的张梅仙以前一直为养老犯愁,自从所在村庄拆迁搬进尚贤社区后,她总算宽心了。因拆迁她和老伴分别拿到了政府保养金540元,再加上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社区福利补贴及一套安置房用于出租的收入,两人一年收入近4万元,手头宽裕了,也乐和多了。谈起农民拆迁的感受,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老年农民生活有了保障,是最大的幸福。”
新的社区生活服务更到位。张梅仙说,以前住在村里,上街买个菜、生了病上趟卫生所都得骑15分钟的自行车;现在可好了,小区有配套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行等,不出小区门,就能办妥“开门七件事”。
张梅仙的幸福感源于幸福镇村创建后,城乡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去年,全市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机构覆盖率、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均达100%,70%的村(涉农社区)幼儿园建成市优质幼儿园。全市养老、医疗、低保城乡接轨工作得以完善,适龄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7%,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提高。
百姓事管到位,百姓话更管用
钱桥街道钱桥社区居民毛海泉对幸福的理解则是:百姓事管得快了,百姓话更管用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社区停车纠纷问题。该社区近两年居民私家车增多,但原有车位少,三天两头发生停车纠纷;“如今,干部走访百姓的次数多了,对百姓问题管理快、管得到位了,经村民代表议事会同意,社区出台了‘车辆停放公约’,并千方百计增加新停车位,现在停车矛盾已很少见到。”毛海泉高兴地说。针对百姓休闲去处少的呼声,社区还利用原来的一块荒地造起了玉泉公园,增设了舞台和运动场地,休闲空间广了,邻里矛盾也少了。
太湖街道蠡东社区则在设立妇女儿童之家、书画室等休闲载体的同时,注重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和志愿者队伍,社区大小事务每个季度及时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真正实现“社区事大家管”局面。
不少为幸福镇村评比打分的居民表示,和谐、民主已成为近两年农村管理最显著的亮点。至去年,农村社区扁平化管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4000人以上的村已全面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市87.5%的村(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
农民眼中的幸福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与之前的生活、生产有哪些变化?近日,记者随市委农办人士走访了宜兴、滨湖、惠山等地幸福镇(涉农街道)、村(涉农社区),感受农民的种种幸福。
经济发展了,乡村变美了
走进宜兴湖镇张阳村花卉苗木一条街,只见柏油路两边数十家农户门前错落有致地布满了花木,外围是统一整齐的竹篱笆墙。周志坚在自家院子里正给紫薇等花木浇水、剪枝。以前他和多数村民一样到附近山里采矿赚取生活费,年收入顶多万把元,村里也整天灰蒙蒙的;后来,采矿被叫停,村里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他也种起了花木,去年收入20多万元。“这两年口袋鼓了,开心!”
推动农民依靠山林资源增加收入,村里发展树桩苗木、茶叶、杨梅等六大特色种植基地。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张阳村还花430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走在村里、行在画里”成了当地居民 钭院赖目谕酚铩?BR>
幸福镇村建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509元。农村基础设施也得以改善。去年所有乡镇已实现车辆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95%以上农村河道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40%。涌现了一大批生态宜人的林中村、园中村、水边村,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生态市(县)、区“全覆盖”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全覆盖”。
生活有保障,出门更便利
住太湖街道68岁的张梅仙以前一直为养老犯愁,自从所在村庄拆迁搬进尚贤社区后,她总算宽心了。因拆迁她和老伴分别拿到了政府保养金540元,再加上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社区福利补贴及一套安置房用于出租的收入,两人一年收入近4万元,手头宽裕了,也乐和多了。谈起农民拆迁的感受,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老年农民生活有了保障,是最大的幸福。”
新的社区生活服务更到位。张梅仙说,以前住在村里,上街买个菜、生了病上趟卫生所都得骑15分钟的自行车;现在可好了,小区有配套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行等,不出小区门,就能办妥“开门七件事”。
张梅仙的幸福感源于幸福镇村创建后,城乡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去年,全市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机构覆盖率、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均达100%,70%的村(涉农社区)幼儿园建成市优质幼儿园。全市养老、医疗、低保城乡接轨工作得以完善,适龄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7%,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提高。
百姓事管到位,百姓话更管用
钱桥街道钱桥社区居民毛海泉对幸福的理解则是:百姓事管得快了,百姓话更管用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社区停车纠纷问题。该社区近两年居民私家车增多,但原有车位少,三天两头发生停车纠纷;“如今,干部走访百姓的次数多了,对百姓问题管理快、管得到位了,经村民代表议事会同意,社区出台了‘车辆停放公约’,并千方百计增加新停车位,现在停车矛盾已很少见到。”毛海泉高兴地说。针对百姓休闲去处少的呼声,社区还利用原来的一块荒地造起了玉泉公园,增设了舞台和运动场地,休闲空间广了,邻里矛盾也少了。
太湖街道蠡东社区则在设立妇女儿童之家、书画室等休闲载体的同时,注重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和志愿者队伍,社区大小事务每个季度及时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真正实现“社区事大家管”局面。
不少为幸福镇村评比打分的居民表示,和谐、民主已成为近两年农村管理最显著的亮点。至去年,农村社区扁平化管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4000人以上的村已全面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市87.5%的村(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