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幼鸟的科学“打开方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10-10 16:44 信息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遇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鸟,它还不会飞,看起来很可怜,我该怎么救助它?

每到鸟类繁殖季,此类问题非常常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算是科学地献爱心呢?

“科普游子”是一个自然教育平台,致力于带领都市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普游子每年组织近300期科普活动,常遇到鸟类救助方面的求助,经验丰富。为此,针对救助过程中公众经常产生的疑问,在此一一解答并全面分享鸟类的科学救助方法。

小鸟为什么会从巢中掉下来?是因为淘气吗?

事实上,雀形目多数鸟类的巢并不大。鸟类会把有限精力用在觅食和育雏上,不会花太多时间建个“大别墅”。如果不考虑地面巢,很多树上的鸟窝大小只是刚好能装下几颗鸟蛋而已。雏鸟孵化之后,迅速生长发育,体型很快就比原来大了几倍,窝里就装不下它们了。于是,巢中就会发生推搡和拥挤,难免有小鸟被力气大的哥哥姐姐挤出巢外。

当巢内装不下它们之后,出巢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树上繁殖的小鸟,多数属于“晚成鸟”(即幼鸟不像小鸡、小鸭那样,破壳之后很快就能到处跑)。此时的树上,刚刚具备出巢能力的小鸟还不会飞,它们只在巢位附近的树枝上活动,等着亲鸟(鸟爸爸或鸟妈妈)来喂食。幼鸟离巢活动时意外失足、受到其他动物攻击和威胁、遇到大风大雨,以上是幼鸟掉落地面较多的几种情况。

应该怎样对待从巢中掉落的小鸟呢?

首先要明确,在自然界中,幼鸟从巢中坠落是较常发生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亲鸟很快就能找到这个“倒霉孩子”,会在地上继续哺育掉到巢外的幼鸟,“倒霉孩子”是可以继续长大的。但每当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会“爱心泛滥”,觉得小鸟太可怜了,就产生了赶紧把它“救走”的心理。殊不知它的父母可能就在附近眼睁睁看着我们“抢走”了它的宝贝。

在自然界,我们仅凭上述原则处理即可,即不要试图干预自然进程,无须打破自然规律。但是,在城市小区里可能是另一种情况,需要我们好好评估。那就是城市里有流浪猫、流浪狗、车辆和人等外界因素,这使得幼鸟掉落巢外“危机四伏”,确实需要人类帮助。这时候,人工干预救助或者把它送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可能就成了一种无奈但必需的选择。

有的鸟类学者主张这样的观点:发现从巢中掉落的鸟应一律视而不见,坚决不能带回家,如若带走则必须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面对一些具体困难。比如,大多数从巢中掉落的鸟并不是猛禽或有较高保护级别的鸟类。野生动物救护部门在野生动物繁殖季节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求助电话,工作异常繁忙,如果为一只麻雀幼鸟驱车赶来,确实有浪费公共救助资源的嫌疑。科普游子在多个城市接到家长反馈,救助部门对普通鸟类的幼鸟“并不积极”,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视而不见、离它而去吗?也不完全是这样。

遇到从巢中掉落的小鸟,第一件事应该是保护现场,观察周围环境,搜寻附近的鸟巢或亲鸟。如有可能,把小鸟送回巢内。第二件事,是咨询专业人士和野生动物救助部门,把观察到的情况通过图片和语言描述清楚,然后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去做。如果救助部门决定前来把鸟取走,您可以在附近做观察和保护幼鸟的工作,注意流浪猫和其他路过的人,直到专业人士赶到。

现实中,更多人是先把鸟带走,后做专业咨询。这有可能会挽救一种濒危动物,但也有可能已经“铸成大错”。如果没有把小鸟带走,通常在几个小时之内,亲鸟就会找到它继续喂养。但是如果时间超过了12小时,即使我们再把幼鸟送回原地,亲鸟也极有可能会放弃——它们还有别的孩子要抚养,每天要四处觅食异常忙碌,对于丢失的孩子,实在找不到的话就放弃了。

大家本是好心,觉得城市内情况非常复杂,如果不把幼鸟带走,它可能活不过几个小时,但把它带走,则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因为不懂饲喂方法、找不到正确的食物,小鸟最终死在我们手里,尤其是日龄过小的鸟,非常难养活。假如带走的刚好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还有可能给您带来触犯法律的后果。

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想要科学的救助幼鸟,先后顺序和科学评估是多么重要。

如果咨询结果和专业指导都是建议带走或送到保护部门,您也要评估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比如会不会正确握住鸟而不让它受伤、会不会让它过度惊吓而受到二次伤害,会不会因为错误喂食导致它消化系统崩溃……

救助小鸟,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还是尽量让专业人士做吧。把小鸟带回家的人士,往往是内心充满爱的人们,我们多了解一些救助小鸟的正确方式,才能科学地献爱心。

< img src=""/>

救助幼鸟的科学“打开方式”

2907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