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毛竹林内启用氮沉降科研平台
氮沉降如何影响毛竹生产力,其环境效应如何?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张小川团队在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建成全球首个毛竹林“林冠-林下模拟氮沉降”科学研究平台,目前已正式启用。
据科研人员介绍,自然条件下,毛竹林土壤氮素养分含量较低,适度氮沉降可能会提高土壤肥力,利于毛竹生长,提高出笋率和出笋量,促进碳汇,为减缓全球变暖作出贡献;高强度的氮沉降却可能使土壤氮素过量富集,造成土壤酸化、氮素流失加速等问题,威胁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毛竹林“林冠-林下模拟氮沉降”科学研究平台项目将通过长期、定点、适量的氮沉降模拟试验,跟踪研究毛竹林生态系统对长期氮沉降响应与适应的过程机制、地下碳吸存潜力等。
氮沉降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中多余的氮释放到大气中,然后又沉降到地面的过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排放至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激增引起大气氮沉降大幅增加。
目前我国的年均氮沉降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公顷13.2公斤升至本世纪初的每公顷21.1公斤。
以往国际上的模拟氮沉降研究大多采用林下喷施或添加氮素的方式进行。毛竹林“林冠-林下模拟氮沉降”科学研究平台项目则首次采用林冠与林下同步模拟氮沉降的方式,专门研究有机氮的沉降如何影响毛竹的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项目涉及灵峰寺林场毛竹林面积250亩,经专家定点定位,已建成喷淋塔24座,其中,塔高25米的林上铁塔12座、塔高1米的林下铁塔1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