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草药园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6-12 00:00 信息来源:
  芦根
  芦根(Phragmites communis)又名苇子、苇根。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叶互生,叶片条形或宽线形,穗状花序排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期7月至8月,果期9月至10月。
  生于池沼、河溪、湖边、河流两岸湿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
  通常于6月至10月间采挖地下根茎,去净泥土、茎叶、须根,晒干。鲜用者可在采挖后,去净泥土、茎叶,用湿沙堆藏备用。
  根茎含薏米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味甘,性寒。有清肺胃热、生津止咳、止呕除烦、利小便的功能。用于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感冒风热、肺结核、尿路感染、吐血等症。
  贯众
  贯众(Osmundastruthiopteris)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棕色膜质披针形鳞片。叶二裂,营养叶的柄长10厘米至20厘米,深棕色,叶片为披针形,2回羽状深裂,羽片40对至60对,互生。孢子叶的叶片为狭倒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两侧向背面反卷成荚果状,深褐色。
  根状茎入药。多在秋季采挖根茎,削去叶柄及须根,除去泥沙,晒至纯干。贯众炭:切成2瓣至4瓣,炒至外面焦黑,喷淋清水,晒干。
  根茎含5%丁酰基甲基间苯三酚衍生物。含绵马精、绵马酸、绵马素、挥发油等。性凉,味苦。能清热解毒,杀虫止血。
  甘草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又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豆科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至80厘米。根茎圆柱形,主根甚长,粗壮,味甜,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茎直立,基部稍带木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至7,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被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蝶形,淡红紫色。荚果扁平,常密集,弯曲呈镰状或环状,种子扁圆形。花期6月至7月,果期7月至9月。
  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根茎和根药用。春、秋雨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按根粗细、大小分等级,捆好,晒干。
  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等20余种成分。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调和药性的功能。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咳嗽气喘、解药毒。
  防风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又名关防风、东防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至80厘米。根粗壮,根颈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两歧分枝,基生叶三角状卵形,叶柄长2厘米至6.5厘米,基部鞘状,稍抱茎,2回至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条形至披针形,全缘。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小伞形花序有4朵至9朵花,花瓣5,白色。花期8月至9月,果期9月至10月。
  生于草原、丘陵、多石砾山坡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等地。
  根入药。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根晒干作药。
  根含挥发油、呋喃香豆素及葡萄糖苷、升麻素等。味辛,性温。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关节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等症。
  太子参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又名孩儿参、异叶假繁缕。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15厘米至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肥厚,茎直立,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上部叶卵状披针形、长卵形。普通花朵顶生,白色,花瓣5个,矩圆形或倒卵形;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无花瓣。蒴果卵形,种子褐色。
  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中。朝鲜、日本也有。
  太子参以块根入药,6月下旬,植株枯黄倒苗时,即应收获,洗净,晒干。具有益气、健脾、生津功能。主治脾虚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口干等症。
  黄芩
  黄芩(ScuteUa baicalensis)又名香水水草、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至60厘米。根茎肥厚,粗达2厘米,断面黄色。叶交互对生,近无柄,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小坚果球形,黑褐色。花期6月至9月,果期8月至10月。
  生于山野、山坡草地、路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甘肃、台湾等地。
  药用根。春秋季挖根部,洗净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晒至全干。酒黄芩;黄芩切片,喷洒黄酒,拌匀稍润,在锅内微炒,取出晾晒。北方夏季采黄芩茎叶炒后晒干作茶,清热止渴。也适宜作城市绿化地被植物或盆栽。
  根茎含黄芩苷、汉黄芩素、黄酮等成分。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发热烦渴、肺热咳嗽、泻痢、目赤肿痛。
  白术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又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通称)。菊科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至80厘米。根状茎肥厚,拳状,灰黄色。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裂片最大,茎上部叶柄短,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分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单生,总苞钟状,总苞片7层至8层,花全为管状花,花冠紫红色,先端5裂。瘦果椭圆形。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0月至11月。
  生于山坡、林缘及灌木林中。分布于我国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
  药用根茎。立冬前后叶枯黄时,挖取2年至3年生植物根部,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烘干。切片或整个晒干。
  白术含挥发油,油中含有苍术酮、白术内酯A、白术内酯B、倍半萜等。味甘、苦,性温。有益气、健脾、燥湿的功能。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倦怠无力。
  佩兰
  佩兰(Eupatori-um japonicum)又名六月霜、六月雪、山兰、秤杆草、红泽兰。多年生草本,高1米至1.5米。根茎短。茎圆柱形,下部至中部或全部淡红色。叶对生,具叶柄,叶椭圆形。头状花序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花白色或红紫色或粉红色,两性。花期6月至9月,果期7月至11月。
  自然生长。除新疆、西藏地区外,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药用全草,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去净泥沙,阴干或洗净,捞出稍润,去根,切段干燥。
  地上部含萜类、酚类、脂肪酸、挥发油,油中成分有莰烯、β-蒎烯等20种有效成分。用于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等症。
  苍术
  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又名枪头菜,山刺儿菜,华苍术。菊科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至70厘米。根茎横走,粗大,结节状。茎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形或狭卵形,长3厘米至8厘米,宽1.5厘米至3.5厘米,羽状5深裂,头状花序顶生,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异株,花冠白色管状,花期8月至10月,果期9月至10月。
  生于低山坡灌丛中及较干旱地。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药用根部。秋季采挖质量最好。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苍术素、苍术醇、α-桉油醇等。根茎味辛、苦,性温。有健脾、祛风、解毒功能。室内空间消毒,可用香蒲、苍术、艾叶制香,烟熏杀菌。
  藿香
  藿香(Agastache rugosa)又名土藿香、苏藿香、野藿香、大叶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至100厘米,有香味。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叶片心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4厘米至10厘米,宽2厘米至6厘米。轮伞花序集成顶生圆筒状的假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或白色,二唇形,小坚果倒卵形,具3棱。花期6月至7月,果期10月至11月。
  生于草坡或路旁,现多栽培,遍布我国各省(区)。
  地上茎叶药用。5月至8月间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阴干。
  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α和β-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辛酮-3、辛醇-3等。味辛,性微温。有祛暑解表、化湿和理气开胃的功能。
  连翘
  连翘(Ligustrumsuspensum)稍蔓生落叶灌木。枝直立或下垂,稍开展,小枝褐色。叶单生或3小叶,顶端小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花先叶开放,1朵至多朵,花冠黄色,内有橘红色条纹。蒴果,狭卵圆形,稍扁,花期3月至4月,果期5月至6月。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
  连翘以其果实入药。白露前采初熟果实,色尚青绿,晒干称“青翘”,入药为佳。寒露前采熟透的果实,晒干,称“老翅”。
  干燥的果壳含连翘酚、甾醇化合物、香豆精、齐墩果酸等。性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板蓝根
  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又名大靛。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主根深,长20厘米至50厘米,直径0.5厘米至2厘米,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高40厘米至90厘米,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基生叶较大,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至11厘米。阔总状花序,花小,直径3毫米至4毫米,花瓣4,黄色。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种子1。花期5月,果期6月。
  分布在我国华北至长江流域各省,广为栽培。可作城市地被花卉。
  药用根。初冬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板蓝根的黑芥子苷含吲哚苷、β-谷甾醇、靛红,板蓝根乙素、丙素、丁素,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用于温病发热、感冒、咽喉肿烂、肺炎、腮腺炎等。
< img src=""/>

强身草药园

681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