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森林的“守护神”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10 00:00 信息来源:
  关于蝙蝠,有好些传说。有的传说讲:在过去的鸟与兽的战争中,蝙蝠曾以其骑墙态度,而被双方所唾弃,因此如今只好改在夜间出来活动。又有的人说:蝙蝠是老鼠吃多了咸盐变成的,用来做为胎、卵、湿、化四生假说中最后—种生殖方式——“生化”的例证。而在汉字中,“蝙蝠”二字却是“虫”字旁,可见对它的身家门弟自古就存有暧昧和异议。
  
  蝙蝠虽然会飞,却是地地道道的哺乳动物,被动物分类学家归并到一个特殊的部类——翼手类。顾名思义,这是由于它的前肢已演变成一张由皮膜连成的飞翼了。
  
  蝙蝠的外形很丑陋,很少有人为它唱赞歌。英国有一位小说家曾为它写过一首诗,把它丑化为“像—串倒挂着的烂布片”。也许您还不太清楚它实际上是森林的保护者,人类的朋友。按食性,蝙蝠可分为两类:一类食虫,一类吃果。前者耳大眼小,后者眼大耳小。这种形态上的差别是同它的捕食机能相关的。蝙蝠用它那38颗针尖似的牙齿,消灭大量的有害昆虫。英国最权威的蝙蝠专家罗伯特·斯坦平博士说:“一只最能干的蝙蝠一夜能捕食3500只森林害虫。”
  
  因此,特别要指出的是,森林之所以能够健康发育生长,代代繁衍下去,除了风吹、流水携带外,几乎绝大部分要靠吃食树木果实的飞禽走兽将树木的种子不辞辛劳地传播四方,这其中要数蝙蝠的功劳最为显赫。在热带雨林,蝙蝠一夜之间能吃掉相当其体重2倍的树木果实,并在穿梭飞越林中空旷地带的途中,一路上把果实的种子屙出来,飞播到林中空地上。况且,蝙蝠的飞行能力极强,即便是小蝙蝠,一夜之间也能飞行23公里以上,因此,蝙蝠播撒树木种子的距离和范围要比其它任何热带雨林的动物大得多。
  
  也许有人会问,经过蝙蝠肠胃消化处理排泄出来的树木种子,能够良好发芽生长吗?对此,加拿大谢布鲁克大学的邓纳尔德·托马斯教授,曾多次做过如下实验:他直接从成熟的树木果实中取出的种子同从蝙蝠粪便中找到的树木种子进行发芽研究,结果是,直接取自成熟树木果实中的种子仅有10%左右发了芽,而取自蝙蝠粪便中的种子却100%发了芽。
  
  然而,在人类活动中,由于大肆捕杀,使森林中的飞禽走兽,特别是蝙蝠急剧减少,致使森林失去了大量的种子“媒婆”和“助产土”,使新生林难以形成,老树林又日趋衰老、死亡,而出现了生态严重失衡。为此,许多生物学家、环保专家发出警告:“人类正从内部和外部毁灭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一旦把以树木果实为生的动物剿灭,其结果是不用砍伐一棵树木,一两百年内全部森林也就消亡殆尽了。”由此可见,要保护森林,首先必须保护以森林为生存的飞禽走兽,特别还要加倍珍惜和爱护蝙蝠——自然的功臣。
  
  
< img src=""/>

蝙蝠——森林的“守护神”

680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