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梨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湖南省林业厅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1-11 00:00
信息来源:
湖南省林业厅
清香梨系浙江省农科院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协作,以新世纪为母本、三花为父本杂交育成。建宁县于1998年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引进,经几年区试观察,该品种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状,已被列为加快建宁县梨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推品种之一。
1 主要特征特性
生长特性 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干性较弱;萌芽率高,成枝力弱,一般中强枝短截后剪口下仅能抽生1~2根长枝;枝条细长,嫩梢青绿色,老熟枝灰褐色;叶芽瘦弱,叶片偏小,新叶粉红至淡绿色,老熟叶深绿色。
结果习性 花芽易形成,嫁接苗定植第二年,中长枝顶芽及中上部芽即可形成花芽,三年生单株产量可达2 5kg以上,4~5年生单株产量7~15kg;高接当年中长枝顶芽及中上部芽即可形成花芽,多位高接第二年株产可达10kg以上。以短果枝挂果为主。花为5瓣花,中等大,雌蕊5裂,雄蕊25~28枚。
果实经济性状 果大,平均单果重260kg以上;果实圆形,端正整齐;梗洼和萼洼深广,萼片早脱;果皮黄褐色,套内黑双层袋后为桔黄色;果点细密;果肉较致密,肉质细、脆,果肉白色,果汁中等,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果心极小,可食率高达90%以上。
物候期 在建宁气候条件下,清香梨花期与黄花梨、翠冠梨相近,果实成熟期较黄花梨早5~7d,较翠冠梨迟10~12d,落叶期较黄花梨早10~15d(表1)。
适应性 适应于黄壤、红壤、砂质土、紫色土等土层较深厚、土质较肥沃的土壤种植,需肥量较大;耐湿耐涝及抗旱抗病虫能力强,不易发生早期大量异常落叶现象。
2 栽培技术要点
择优选地建园 清香梨虽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较深厚、土质较疏松、有机质含量12%以上、肥力中上的平地、缓坡地、沙滩地等为佳。建园时应挖深0 8m、宽1m以上的定植沟(穴),并做到表土充分回填,下足基肥;定植后利用幼龄果园株行间空隙大的有利时机进行扩穴改土,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进入盛果期后,每年秋冬深挖施肥沟,施足基肥,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
加强水肥管理 根据清香梨喜肥耐肥的特性,每年秋冬施用基肥时,应加入部分速效氮、磷、钾肥;芽前肥宜适当早施,并以速效氮肥为主,以利增大增厚叶片;壮果肥以速效钾肥为主,搭配适量的氮肥;采后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提前至采收前的6月下旬施。在根际施肥的基础上,花后、采前等关键时期叶面喷施0 2%尿素、0 2%磷酸二氢钾等。全年施肥量较一般品种增加20%~30%,以保持强壮树体。
注重授粉树选配 试验结果表明,清香梨授粉品种以翠冠梨、黄花梨最为理想,其不仅树势相当,花期相近,而且相互间授粉亲和力强,点授座果率达80%以上。对授粉品种选配不当的应及时改为翠冠梨或黄花梨;对搭配不足的可在清香梨植株上每株高接2~3枝翠冠梨或黄花梨。为提高座果率、增大果个,在花期还应采取园中放蜂、挂插授粉花枝等措施。
合理整形修剪 因清香梨树势、极性、成枝力均较弱,在选用开心形、延迟开心形等矮化开张树形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主枝数,并对骨干枝进行适当重剪,促其多分枝,以利骨架培养。在中幼龄期对骨干枝以外的枝条进行轻剪长放,促生短果枝多孕花多结果,增加早期产量;进入盛果期后应对中幼龄期多年轻剪长放的枝条适时回缩,并采取“三套枝”修剪方法更新轮换结果枝组。
控制树体挂果量 清香梨座果率、稳果率高,生理落果现象轻,且果实大,叶片较小,为增大果个,防止大小年结果,应保持树体的适宜挂果量。根据实际调查,株行距为4m×4m的清香梨盛产树单株留果200~220只,以单果序为主,果距、叶果比分别保持在30~35cm及50~60∶1。花后15d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即行疏果,并增留适宜挂果量的5%~10%作为预备果。
果实套袋 清香梨果实套袋后为桔黄色,果点隐现,外观更为艳丽,有利于增进商品性能。但为减轻套袋对果个及内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套袋时间可较青皮梨品种延后15~20d,以花后40~60d进行为好。
1 主要特征特性
生长特性 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干性较弱;萌芽率高,成枝力弱,一般中强枝短截后剪口下仅能抽生1~2根长枝;枝条细长,嫩梢青绿色,老熟枝灰褐色;叶芽瘦弱,叶片偏小,新叶粉红至淡绿色,老熟叶深绿色。
结果习性 花芽易形成,嫁接苗定植第二年,中长枝顶芽及中上部芽即可形成花芽,三年生单株产量可达2 5kg以上,4~5年生单株产量7~15kg;高接当年中长枝顶芽及中上部芽即可形成花芽,多位高接第二年株产可达10kg以上。以短果枝挂果为主。花为5瓣花,中等大,雌蕊5裂,雄蕊25~28枚。
果实经济性状 果大,平均单果重260kg以上;果实圆形,端正整齐;梗洼和萼洼深广,萼片早脱;果皮黄褐色,套内黑双层袋后为桔黄色;果点细密;果肉较致密,肉质细、脆,果肉白色,果汁中等,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果心极小,可食率高达90%以上。
物候期 在建宁气候条件下,清香梨花期与黄花梨、翠冠梨相近,果实成熟期较黄花梨早5~7d,较翠冠梨迟10~12d,落叶期较黄花梨早10~15d(表1)。
适应性 适应于黄壤、红壤、砂质土、紫色土等土层较深厚、土质较肥沃的土壤种植,需肥量较大;耐湿耐涝及抗旱抗病虫能力强,不易发生早期大量异常落叶现象。
2 栽培技术要点
择优选地建园 清香梨虽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较深厚、土质较疏松、有机质含量12%以上、肥力中上的平地、缓坡地、沙滩地等为佳。建园时应挖深0 8m、宽1m以上的定植沟(穴),并做到表土充分回填,下足基肥;定植后利用幼龄果园株行间空隙大的有利时机进行扩穴改土,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进入盛果期后,每年秋冬深挖施肥沟,施足基肥,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
加强水肥管理 根据清香梨喜肥耐肥的特性,每年秋冬施用基肥时,应加入部分速效氮、磷、钾肥;芽前肥宜适当早施,并以速效氮肥为主,以利增大增厚叶片;壮果肥以速效钾肥为主,搭配适量的氮肥;采后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提前至采收前的6月下旬施。在根际施肥的基础上,花后、采前等关键时期叶面喷施0 2%尿素、0 2%磷酸二氢钾等。全年施肥量较一般品种增加20%~30%,以保持强壮树体。
注重授粉树选配 试验结果表明,清香梨授粉品种以翠冠梨、黄花梨最为理想,其不仅树势相当,花期相近,而且相互间授粉亲和力强,点授座果率达80%以上。对授粉品种选配不当的应及时改为翠冠梨或黄花梨;对搭配不足的可在清香梨植株上每株高接2~3枝翠冠梨或黄花梨。为提高座果率、增大果个,在花期还应采取园中放蜂、挂插授粉花枝等措施。
合理整形修剪 因清香梨树势、极性、成枝力均较弱,在选用开心形、延迟开心形等矮化开张树形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主枝数,并对骨干枝进行适当重剪,促其多分枝,以利骨架培养。在中幼龄期对骨干枝以外的枝条进行轻剪长放,促生短果枝多孕花多结果,增加早期产量;进入盛果期后应对中幼龄期多年轻剪长放的枝条适时回缩,并采取“三套枝”修剪方法更新轮换结果枝组。
控制树体挂果量 清香梨座果率、稳果率高,生理落果现象轻,且果实大,叶片较小,为增大果个,防止大小年结果,应保持树体的适宜挂果量。根据实际调查,株行距为4m×4m的清香梨盛产树单株留果200~220只,以单果序为主,果距、叶果比分别保持在30~35cm及50~60∶1。花后15d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即行疏果,并增留适宜挂果量的5%~10%作为预备果。
果实套袋 清香梨果实套袋后为桔黄色,果点隐现,外观更为艳丽,有利于增进商品性能。但为减轻套袋对果个及内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套袋时间可较青皮梨品种延后15~20d,以花后40~60d进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