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植苗造林技术应用简述!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5-21 00:00
信息来源:
黄连木造林主要采取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方法,通常多用植苗造林。植苗造林用1年~2年生苗,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待秋季落叶后与春季萌芽前,进行上山造林定植。定植前的造林地要求对土壤进行适当的翻耕与改良,黄连木人工林的建植的基本要求即是在充分利用荒地前提下,让人工林在最短的时期内开花结果,产生经济效益。要实现黄连木人工林的早开花,早结果,则要求从造林前期就应注意把持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
1 造林地选择
黄连木造林地的立地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由于黄连木自身的抗逆性较强,其对极端恶劣条件的造林地适应性极强,因此在林地选择对于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要求都较为宽松。
村边, 荒地, 路边, 平原村落, 丘陵, 山谷,溪边林中, 山坡林中, 石灰岩丘陵, 石灰岩山林中, 石灰岩山坡 , 石灰岩山石缝, 石坡林中, 疏林中皆可正常生长。但由于黄连木耐旱,怕水涝,在进行造林地选择的同时,需要注意防止地面积水与林间排涝。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势造林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坡度一般可在5度-45度之间较为适宜林间管理与后期采果。同时由于黄连木属喜光阳性树种,造林地对于光照的要求较高,在阴暗,郁闭的大树下,会出现树势生长不良与结实率低,影响单株的挂果量,因此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造林栽种。
2 选择了合适的造林地之后,确定了相应的造林时期之前,还要对造林地的土壤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翻耕,以便于栽植能够保持高效率,短时间完成造林任务。首先要求对造林地进行前期的杂物清除,将地表的高大树木连根清除,对于一些低矮的灌木丛也应该砍伐彻底,以免影响黄连木幼苗的根系发育与主杆生长。对于土层较为薄浅的地块,还应该提前挖好栽植坑并回填适量的地表土,以保证足够的生长用土。对于土层普遍较炙深厚的地块,只需适当清除杂树,则不用对土壤深翻挖掘,可直接挖坑栽植幼苗即可。
3 经翻耕后的造林地块,还应该对过于瘠薄的土壤进行施肥改良,人工造林地通常要求对土壤进行合理改良,经改良后的土壤可大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与利用率。考虑到大面积人工林建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因此应该在每个环节尽量节约成本投入,减少额外浪费与不合理损耗。肥料的选择建议使用氮,磷,钾含量较为全面的高效复合肥,亩均用量30公斤左右。施肥的时间可选择在栽苗定植时同步进行,不致于造成肥料的挥发从面降低了原有肥料的利用效率。
4 当造林地的前期准备工作筹备停当之后,则应选择合适的季节移植幼苗。由于黄连木属大乔木,树形高大,树冠开阔,平均每亩的栽植量在40-50株之间,株行距一般可在200×300厘米之间,也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定植株行距。总之要保证成林后的黄连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为宜。
5 定植完成后的黄连木幼苗可在较短的时间 恢复正常生长,如遇天气特别干旱的年份造林,还应该组织前期浇灌抗旱。待苗新芽长出,则可停止浇灌。
6 造林完成后的第二年春季,还应该对黄连木树苗进行适当的定形修剪,修剪的前提即是确保树势均称,无偏冠,无交叉枝,树枝分布能够确保透风透光,对于开花结实后的黄连木成苗的光合作用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后期的果实产量与减少采果期的工作难度。
1 造林地选择
黄连木造林地的立地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由于黄连木自身的抗逆性较强,其对极端恶劣条件的造林地适应性极强,因此在林地选择对于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要求都较为宽松。
村边, 荒地, 路边, 平原村落, 丘陵, 山谷,溪边林中, 山坡林中, 石灰岩丘陵, 石灰岩山林中, 石灰岩山坡 , 石灰岩山石缝, 石坡林中, 疏林中皆可正常生长。但由于黄连木耐旱,怕水涝,在进行造林地选择的同时,需要注意防止地面积水与林间排涝。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势造林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坡度一般可在5度-45度之间较为适宜林间管理与后期采果。同时由于黄连木属喜光阳性树种,造林地对于光照的要求较高,在阴暗,郁闭的大树下,会出现树势生长不良与结实率低,影响单株的挂果量,因此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造林栽种。
2 选择了合适的造林地之后,确定了相应的造林时期之前,还要对造林地的土壤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翻耕,以便于栽植能够保持高效率,短时间完成造林任务。首先要求对造林地进行前期的杂物清除,将地表的高大树木连根清除,对于一些低矮的灌木丛也应该砍伐彻底,以免影响黄连木幼苗的根系发育与主杆生长。对于土层较为薄浅的地块,还应该提前挖好栽植坑并回填适量的地表土,以保证足够的生长用土。对于土层普遍较炙深厚的地块,只需适当清除杂树,则不用对土壤深翻挖掘,可直接挖坑栽植幼苗即可。
3 经翻耕后的造林地块,还应该对过于瘠薄的土壤进行施肥改良,人工造林地通常要求对土壤进行合理改良,经改良后的土壤可大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与利用率。考虑到大面积人工林建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因此应该在每个环节尽量节约成本投入,减少额外浪费与不合理损耗。肥料的选择建议使用氮,磷,钾含量较为全面的高效复合肥,亩均用量30公斤左右。施肥的时间可选择在栽苗定植时同步进行,不致于造成肥料的挥发从面降低了原有肥料的利用效率。
4 当造林地的前期准备工作筹备停当之后,则应选择合适的季节移植幼苗。由于黄连木属大乔木,树形高大,树冠开阔,平均每亩的栽植量在40-50株之间,株行距一般可在200×300厘米之间,也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定植株行距。总之要保证成林后的黄连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为宜。
5 定植完成后的黄连木幼苗可在较短的时间 恢复正常生长,如遇天气特别干旱的年份造林,还应该组织前期浇灌抗旱。待苗新芽长出,则可停止浇灌。
6 造林完成后的第二年春季,还应该对黄连木树苗进行适当的定形修剪,修剪的前提即是确保树势均称,无偏冠,无交叉枝,树枝分布能够确保透风透光,对于开花结实后的黄连木成苗的光合作用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后期的果实产量与减少采果期的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