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10-26 00:00
信息来源: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绣线菊蚜属留守式蚜虫,全年留守在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周期,无固定转换寄主现象。1年发生10余代,以卵于枝条的芽旁、技杈或树皮缝等处越冬,以2~3年生枝条的分杈和鳞痕处的皱缝卵量为多。次春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为干母,并群集于新芽、嫩梢、新叶的叶背开始危害,十余天后即可胎生无翅蚜虫,称之为干雌。行孤雌胎生繁殖,全年中仅秋末的最后1代行两性生殖。干雌以后则产生有翅和无翅的后代,有翅型则转移扩散。前期繁殖较慢,产生的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5月下旬可见到有翅孤雌胎蚜。6~7月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虫口密度明显提高,出现枝梢、叶背、嫩芽群集蚜虫,多汁的嫩梢是蚜虫繁殖发育的有利条件。8~9月雨量较大时,虫口密度会明显下降,至10月开始产生雌、雄有性蚜,并进行交尾、产卵越冬。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温、湿度的影响。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绣线菊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当温度在35℃以上持续较长时。对该蚜虫将是致命的。25℃左右为最适温度。干旱对绣线菊蚜的发育与繁殖均有利,如果夏至前后降雨充足、雨势较猛时,会使其虫口密度大大下降。
食料条件的影响。绣线菊蚜具有趋嫩性。多汁的新芽、嫩梢和新叶,其虫的发育与繁殖均快。当群体拥挤、营养条件太差时,则发生数量下降或开始向其他新的嫩梢转移分散。因此,苗圃和幼龄果树发生常比成龄树严重。绣线菊蚜对品种也具选择性,如国光、红玉受害较重,而花红等果树品种则受害较轻。
天敌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不少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龟纹飘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以及一些寄生蚜和多种食蚜蝇,这些天敌对抑制蚜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以保护。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刮老树皮,进行人工刮卵,消灭越冬卵。
2.果树休眠期结合防治幼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杀越冬卵有较好效果。
3.果树生长期喷布20%灭扫利8 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8 000倍液混配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防效更佳;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蚜虫有特效,但对其他害虫效果差;洗衣粉500倍液或棉油皂100倍,也有一定效果。
4.为了保护天敌,在蚜虫初发期用40%乐果和氧化乐果乳油或50%内吸磷20倍液涂干,方法是首先将租皮(主干或主枝)刮至露白,然后用毛刷将药涂于其上(长度约5~10 cm),并用塑料膜包扎好,1周后再涂1次,防效很好。或用10号铅丝在树的主干或侧枝上,斜向下刺孔至木质部,孔数视树体大小而定,并注入上述药剂3~5m1,1周后再注1次,防效明显。
绣线菊蚜属留守式蚜虫,全年留守在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周期,无固定转换寄主现象。1年发生10余代,以卵于枝条的芽旁、技杈或树皮缝等处越冬,以2~3年生枝条的分杈和鳞痕处的皱缝卵量为多。次春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为干母,并群集于新芽、嫩梢、新叶的叶背开始危害,十余天后即可胎生无翅蚜虫,称之为干雌。行孤雌胎生繁殖,全年中仅秋末的最后1代行两性生殖。干雌以后则产生有翅和无翅的后代,有翅型则转移扩散。前期繁殖较慢,产生的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5月下旬可见到有翅孤雌胎蚜。6~7月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虫口密度明显提高,出现枝梢、叶背、嫩芽群集蚜虫,多汁的嫩梢是蚜虫繁殖发育的有利条件。8~9月雨量较大时,虫口密度会明显下降,至10月开始产生雌、雄有性蚜,并进行交尾、产卵越冬。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温、湿度的影响。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绣线菊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当温度在35℃以上持续较长时。对该蚜虫将是致命的。25℃左右为最适温度。干旱对绣线菊蚜的发育与繁殖均有利,如果夏至前后降雨充足、雨势较猛时,会使其虫口密度大大下降。
食料条件的影响。绣线菊蚜具有趋嫩性。多汁的新芽、嫩梢和新叶,其虫的发育与繁殖均快。当群体拥挤、营养条件太差时,则发生数量下降或开始向其他新的嫩梢转移分散。因此,苗圃和幼龄果树发生常比成龄树严重。绣线菊蚜对品种也具选择性,如国光、红玉受害较重,而花红等果树品种则受害较轻。
天敌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不少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龟纹飘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以及一些寄生蚜和多种食蚜蝇,这些天敌对抑制蚜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以保护。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刮老树皮,进行人工刮卵,消灭越冬卵。
2.果树休眠期结合防治幼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杀越冬卵有较好效果。
3.果树生长期喷布20%灭扫利8 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8 000倍液混配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防效更佳;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蚜虫有特效,但对其他害虫效果差;洗衣粉500倍液或棉油皂100倍,也有一定效果。
4.为了保护天敌,在蚜虫初发期用40%乐果和氧化乐果乳油或50%内吸磷20倍液涂干,方法是首先将租皮(主干或主枝)刮至露白,然后用毛刷将药涂于其上(长度约5~10 cm),并用塑料膜包扎好,1周后再涂1次,防效很好。或用10号铅丝在树的主干或侧枝上,斜向下刺孔至木质部,孔数视树体大小而定,并注入上述药剂3~5m1,1周后再注1次,防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