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1-04 11:22 【字体:
    
  苦槠栽培技术 
  0 前言 
  苦储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是壳斗科 ( Fagaceae ) 拷属 (Castanopsis) 树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产湖南各地,以湘中丘陵地最集中。常绿乔木,幼枝晃毛,树皮暗灰色。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 6~14 cm , 宽 3~5.5cm ,先端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锯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具灰白色蜡层,有侧脉 10~14 对。花小,单性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壳斗全包坚果,仅顶端稍露出,壳斗鳞片瘤状。坚果卵圆形。径约 lcm 左右。 4~ 5 月开花, 10 月果熟。 
  湖南省分布在海拔 700m 以下低山丘陵区,常与钩栗、枫香、石栎、樟树等混生。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在较为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深根性,主根发达,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强。 
  环孔材,边材灰褐色,心材红褐色,略带灰色,材质坚韧,纹理直或斜,结构略粗,供建筑、桥梁,枕木、机械、图板家具等用材。种实含淀粉 25% ~30% , 味略苦,浸提后可食。树皮及壳斗含鞣质,可提取栲胶。 
  苦槠木材坚韧致密,纹理直,富有弹性,耐湿抗腐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同时树叶革质、树冠浓密、枝叶茂盛,也是良好的防火、防风树种,防火能力高于油茶、杨梅、女贞等。苦槠的寿命非常长,树叶对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能力强,树冠圆球形,叶常绿,枝繁叶茂,观赏价值高。同时苦槠富含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是良好的栽植香菇树种。苦槠属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苦槠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价值。 
  1 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 
  乔木,高 5~ 10m , 稀达 15m , 胸径 30~50cm 。在湖南广布于海拔 800 m 以下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能耐受极端低温为 - 10 ℃ ,喜阳光充足,耐旱。 
  在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常见,常与马尾松、木荷、青冈栎、毛竹等混生,偶见纯林。 
  2 苗木培育 
  2.1 采种 
  选择 20~40 年生健壮母树,在 10 月下旬当壳斗成棕褐色时,种子成熟,可通过敲击的方法,使种子脱落后捡拾即可,采集后的种子通过人工挑选饱满的种子或水选法,去除空瘪粒,于阴凉处晾干后与湿沙层积贮藏,放在阴凉避风处,也可以湿沙或湿苔藓贮藏后放在 4 ℃ 的冰箱里保存。由于苦槠的种子安全含水率较高,若失水过多会造成种子开裂,丧失发芽能力,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1 年,否则易失去活力。 
  2.2 大田育苗 
  苦槠的幼苗喜湿润肥沃的土壤条件,因此育苗地宜选择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适中,土壤肥沃的阳坡或半阳坡,苗床以 25~30cm 的高床最好,能有效的保持土壤水分,又可以防止水淹。做床时应将土壤把细耙平,最好选用肥沃的轻沙壤土,种子随采随播的发芽效果最好,但要防止老鼠的危害或早春冻害,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播种量为 20 粒 /m ,播种时将果脐向下放置土中,浇透水后再覆盖细土 2~3cm , 在覆盖地膜或干稻草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种子翌年 3 月即可出苗,种子春季播种的出苗时间推迟到 4 ~ 5 月份,出苗 1/3 之后即可揭去稻草或地膜,但要用 60% 的遮阳网适当遮阴,并注意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 10 cm 以上时即可去除遮阴。 
  2.1 容器育苗技术 
  种子处理:选择饱满的种子,放在 50~60 ℃ 的温水中浸泡 30 min , 滤去水分备用。 
  2.2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可采用腐殖质土 20%+ 厩肥 17%+ 火烧土 20%+ 黄心土 40%+ 过磷酸钙 3% 。将配好的营养土粉碎后过筛,装入直径 12 cm 的容器钵。 
  2.3 播种方法 
  用竹签打洞 1~2cm 深,将浸泡过的种子播入 2~3 粒,覆土后浇透水,放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以促进发芽。播种后注意保持温度不能出现较大的变化,保持土壤的湿润。 
  2.4 水肥管理 
  二年生以上苗木定植前,对移栽苗床可深施部分基肥,用复合肥 30 kg/667m2 ,或用腐熟的农家肥 150~250 kg/667m2 ,但必须深翻拌匀或种植穴外围沟施。苗木生长期每间隔 15 d 施肥一次,施复合肥 5~7kg/667m2 ,或与农家肥交替施用,但要做到少量多次,在雨前撒施,但不要沾苗,避免在大雨前施肥。 9 月下旬起要停止施氮肥。水分管理以沟不积水、苗圃能灌溉、能排水、土壤疏松湿润为宜,夏天高温干旱要注意浇,时间以傍晚或夜间地温下降后为好,要一次灌透。 
  苦槠幼苗生长较慢,主根粗壮但侧根较少,因此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对于一年生的实生苗,可以采用切根处理的方式,或者切根后蘸一定浓度的 GGR 或生根粉等,促进侧根的发生。 
  定植前进行摘叶修剪并截除过长的主根以保成活,一年生苗摘去 1/3~1/2 的叶子,二年生以上苗木摘叶柄剪去下部 1/3~1/2 的枝条,中苗要保留 1 m 高度以上分支并形成良好的树冠,要做到随起苗、随蘸浆、随造林。 
  3 造林 选择 
  苦槠适应范围广,在干旱瘠薄的土壤条件下仍能正常的生长,在湖南 “ 三岩 ” (紫色砂页岩、石灰岩、钙质岩)困难立地条件下也能正常的生长。在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红色粘土、河湖冲积物发育的红壤、山地黄壤、潮土中能生长,苦槠对造林地的坡向、坡位、坡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但在土壤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中等以上的沙土、沙壤土、轻壤土,土壤 pH 值 5~6 ,立地类型较好 (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61 、 62 、 71 、 72) 的土壤条件下能获得最佳生长效果,苦槠在土壤深厚湿润的中下坡,生长状况最好。 
  4 整地 
  在荒山或采伐迹地造林前,应将林地内的枝叶、杂灌等清理干净,然后集中粉碎掩埋或焚烧,对于杂草较多的林地,可以根据林地情况采用炼山的方式进行,但要注意保护周围的林木不受破坏。 
  整地时间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冬季或造林前一个月进行,冬季整地效果较好,既能防止杂草的发生,又能较好的改善土壤立地质量。 
  整地方式根据立地环境确定,采用全垦整地、穴垦整地和带垦整地。全垦整地适合于缓坡、平地,但面积控制在很小范围,如土壤板结等。全垦深度为 25~30cm , 穴的规格为 40cm × 40cm × 40cm 。穴垦整地低山、丘陵、平原广泛采用,规格为 50cm × 50cm × 50cm 或 60cm × 60cm × 50cm 。带垦整地适应于缓坡地造林,采用沿等高线挖水平环山带,带宽 1.2~1.5m , 深度为 25cm , 带面挖穴规格为 40cm × 40cm × 40cm , 带面内切外垫呈反坡梯田状,以利保持水土。 
  5 栽植 
  苗木选择:苦槠人工林一般选用 3 年生以下的苗木,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及立地条件,选择一、二级苗木造林成活率高。 
  栽植密度:造林初始密度控制在 200 ~ 250 株 /667m2 , 株行距 1.7 m × 2m ,若营造大径材林,密度可适当减少,若以营造培育食用菌材为目的时密度可控制在 300 株 /667m2 左右,培育果用林时密度可以控制在 20~30 株 /667 m2 , 株行距控制在 4m × 5m 或 5m × 6m 。亦可与马尾松或杉木混交( 1:2 行状混交)。苦槠防火林带一般选在在山脊或山坡地带,在营造防火林头年冬季,开辟 9~ 12m 的防火线,采用大块状整体的方式,深度为 25~30cm 。开挖种植穴规格为 60 cm × 60cm × 40cm 或 50 cm × 50cm × 40cm ,造林季节在春季 2 月中上旬至 3 月,株行距 2m × 2m , 造林密度 166 ~200 株 /667m2 。开挖种植穴的同时可以每株施磷肥 0. 5 kg , 或腐熟的农家肥 1 kg 。 
  造林时间一般为 2 月至 3 月上旬造林,以苦槠的芽还未萌动之前栽植为最好,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栽植,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最好做到随起苗随造林,并在起苗前一天浇水灌 根,减少起苗时对根系的损伤,栽植时要适当修剪部分枝叶( 2/3 左右)及过长主根或离地面 30 cm 以下的侧枝,并做到随起苗、随蘸泥浆、随造林,栽植时要求做到防止窝根。 
  6 幼林抚育 
  苦槠幼林时期生长较慢,在造林的头 5 年时间内要加强抚育管理,第 6 年基本上可以达到郁闭,前三年每年松土除草等抚育两次,分别在 5~6 月份和 8 ~ 9 月份,后两年每年抚育一次,时间在 8 ~ 9 月份。在丘陵区造林时的第一年要预防日灼,林农间作可以起到以耕代抚的效果。 
  幼树施肥:在栽植的头 3~5 年,树高 4~5m 时,在栽培上要保证营养生长的同时,结合施用足量的肥料,促进花芽分化。一般施氮肥 20 kg/667m2 、磷肥 15 kg/667m2 、钾肥 10 kg/667m2 , 8~10 年开始进入始花、结果期, 12 年进入盛果期,此时进入高产期,氮、磷肥的施用量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增加到 15 ~20kg/667m2 。 
  在头 3~5 年及时剪除树根处的萌发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 
  苦槠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另外由于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个顶梢,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材为目的时,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和及时剪除主梢侧边的次顶梢,以确保主顶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修枝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过多修枝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而影响树木生长。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7 抚育间伐 
  苦槠的首次间伐期一般在造林后 10~12 年,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间伐强度为 5%~15% 不等。 
  8 主伐更新 
  苦槠生长较快,为培育大径材,主伐期一般为 25~30 年,采伐时一般采用皆伐的方式。 
  9 病虫害防治 
  一般情况下二年生以上苗木病虫害较少,且以常见的病虫害为主,虫害轻微的可不予杀灭,对苗木生长影响不大,病虫害的防治以清洁林地、清除虫卵、蛹和病菌,在必要时可以药物防治。 
  10 技术咨询专家 
  何友军: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副主任,联系电话: 13607447031 , 0731 -84414680 E – mail : hyjhyj@ 126. com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 img src=""/>

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67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