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5-05 11:23
【字体: 大 中 小】
日本落叶松栽培技术
1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日本落叶松( Larix leptolepis (Sieb. et Zucc.) Gordon )为松科落叶松属乔木。高达 30 米,胸径 1 米;树冠尖塔形。一年生枝淡紫褐色或棕黄色,有白粉;幼时有褐色毛,短枝顶端疏生毛。叶线形,长 1.5~3.5 厘米,先端钝尖或钝。雌雄同株,球果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种鳞卵状矩圆形,背面有褐色腺毛,上部边缘向外反曲,苞鳞窄短,不露出。 9~10 月种子成熟。
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它的适应范围很广,生长初期较快,抗病性较强,已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北纬 45 度以南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本种在日本本岛的天然分布区,为北纬 35 度 ~38 度的范围内。垂直分布于海拔高 (900)1200~2500 米之间。
日本落叶松在我国主要栽培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部、辽宁省东部和山东省的青岛崂山和泰沂山区。此外,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南省芦氏县、江西省庐山、湖北省建始县、四川省西部米亚罗及新疆伊犁都有引种。日本落叶松 1958 年首次引入武陵山区北缘的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20 世纪 80 年代,鄂西南地区开始大面积营造。
湖南引种较晚,于 1983 年,由安化、桑植县进行小量引种; 1991 年,龙山县脉龙界林场自陕西引入其苗木 20 余株,栽植于脉龙界,同年新宁县也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局引进少量种子,并播种育苗,于 1993 年在舜皇山小面积造林。直到 2000 年才真正大面积在龙山县引种推广,龙山县林业局 9 年来已累计营造日本落叶松林 1 万余公顷。
垂直分布,在东北栽培于海拔 1200 米以下,北京市栽培于海拔 1400 米左右,山东在海拔 500~1100 米间,河南在海拔 800 米以上,湖北到海拔 1600 米,湖南中部和西北部在 1000~1600 米,生长良好。
2 选地
根据日本落叶松的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中山
2
母岩母质
石灰岩、板页岩
3
土壤类型
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4
海拔高度
1000 米 ~1750 米
5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陡坡
6
坡向
东北、北坡、东、南、东南
7
坡位
中、下坡、平地、谷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厚、中、薄
9
土壤厚度
厚、中
10
立地类型
72
11
土壤质地
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4.5~6.5
13
有机质( g.kg-1 )
55.331
14
有效氮( g.kg-1 )
2.915
15
有效磷( g.kg-1 )
1.20
16
有效钾( g.kg-1 )
17.45
17
极端低温
-16 度
据马常耕教授研究,影响日本落叶松的地理因子主要是纬度。龙山位于北纬 28°46′~29°38′ ,比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 国内日本落叶松表现最好 ) 低 1~2 度,比湖南最先引种成功的安化县芙蓉山林场( 1983 年)高 1 度以上,纬度在日本落叶松适生范围内。
龙山县中山区的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成土母岩主要为石灰岩,其次为板页岩,两种母岩交替、镶嵌分布,土层中等偏厚( 30~80 cm ),岩石风化不彻底,土壤微酸性、结构疏松、腐殖质厚、肥力强,水分含量适中,唯热量不足,不利于需求较高积温的植物生长,但却极适宜于需求积温较低的日本落叶松生长。
龙山县总体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海拔 800m 以上的中山区相当于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高湿低温,多年观测结果如下(海拔 800~1350m )
(1) 多雨:中山区年降雨日 177~200 天,年降雨量 1571.4~1677mm 。
(2) 湿润;全县 1 月及 8 月为干燥至湿润的过渡月,其余均为湿月,无干季,全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以上。
(3) 寡日照:年日照时数 935.2~1212 小时。
(4) 低温:年均气温 10.4~13 ℃ ,一月平均气温 -0.9~2.8 ℃ ,极端低温 -14 ℃ ,七月平均气温 21~24.5 ℃ , 极端高温 36.7 ℃ ,大于 10 ℃ 的活动积温 4200.8 ℃ ~3118.3 ℃ 。
(5) 冬长夏短:冬季 139~190 天,夏季 11~51 天,无霜期 235~258 天。
(6) 雪压、雨淞危害严重:每年深冬至早春,降落在树冠上的积雪,以及过冷雨滴凝结在树冠、树枝、树干上的冰层(雨淞)会导致树枝、树干因负重过度而折断,严重时可导致林分毁灭。多年来,积雪仅对常绿树木构成伤害,而雨淞则多次对中山区的常绿及落叶乔木林造成重大伤害。
3 整地
在湖南日本落叶松的造林地应选择海拔高 1000 米以上,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土层深厚、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和轻粘壤土,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生长较好,不能选择迎风口。
整地方式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等。于新采伐迹地,弃耕地杂草较少,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可以采用穴状整地,穴面积及整地深度为 40×40×30 厘米。
于荒山,老迹地,灌木、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首先进行全面或宽带状割除灌丛和杂草,然后采用穴状整地,穴面积及整地深度为 50×50×40 厘米。或采用水平沟整地,沟长 70~100 厘米,宽度为 40~50 厘米,深度为 30~40 厘米。
4 栽植
选择海拔 1000m 以上的中山区,全面砍山,穴垦整地,穴规格 40×40×30cm ,株行距 2×3m 、 2×2.5m 。选择 2 年生实生苗造林,苗木定植前用 GGR6 泥浆浆根处理。春季用大苗(高 1 米)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
5 整形修剪
日本落叶松主干明显,侧枝密集而发达,自然整枝较好,但因下部枯枝经久不凋落,对节部愈合极为不利并直接影响无节良材的培育。因此当树干下部出现自然枯枝时,应及时进行修枝,且修枝不能伤及树干表皮,宜留 1 厘米待其自然脱落愈合。
6 施肥
日本落叶松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反应很敏感,在气候干旱,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量很小,树高年平均生长只有 0.35~0.5 米,胸径年平均生长量 0.5 厘米以下;而在气候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长较快,树高年平均生长量 1.0 米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量 1.0 厘米以上。
7 抚育管理
造林当年夏季全面砍杂,蔸抚一次,次年秋季全面砍杂抚育一次,第三年不再抚育。
8 病虫害防治
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很少,抗性较强,对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有较强的抗性。在龙山县调查发现,日本落叶松忌侧方强光照射,有时因日灼而造成树皮受伤引起树干枯裂,直接影响生长和成材。
9 采收、加工或采伐
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根系较浅。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在年平均气温 2.5~12 度,年降水量 500~1400 毫米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在北纬 28 度以北,由于光周期及低温的交互作用, 1~5 年生苗木,冬季有受冻枯梢现象。在气候凉爽,空气湿度大,降水量多的地方,生长速度较大,特别是幼龄期间。如湖南省龙山县万宝山林场海拔 1200 米处的 10 年生日本落叶松,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 1.2 米,胸径年平均生长量 1.3 厘米。
日本落叶松为较好的速生纸浆材树种,纤维长、纸浆得率高、抗拉力强,可作为上等的包装用纸的原料,作为短周期造纸原料林,通常 12~15 年并可采伐。也可作为无节大径材培养。
10 技术咨询专家
张灿明 研究员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13873128937 。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